【卫生保健】共同携手预防手足口病———洛邦中心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宣传

💋爱满屋💋
创建于2024-04-12
阅读 58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您好!春季来临,气温回升,即将进入手足口病发病高发季节,为了守护孩子的健康,洛邦中心幼儿园温馨提示大家,多关注孩子手、足、口等部位的症状表现,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

1.什么是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其他并发症。

2.手足口病的发展阶段

      潜伏期

幼儿被病毒感染后多会经历3~7天的潜伏期。潜伏期无临床症状,患儿在潜伏期即具有传染性,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

发热期

起病急,体温一般不超过38.5℃,伴有食欲不振,流涕,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疱疹期

发热1-2天后在患儿口腔、手、脚和臀部出现米粒大小的丘疹或疱疹。

     恢复期

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较轻,一般情况下7~10天后疱疹愈合,不结痂,不留瘢痕。

皮疹的特点

        口腔黏膜疱疹散在分布于两颊部、咽后壁,舌边、唇齿侧,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很快破溃形成溃疡,其周围有红晕,疼痛感较明显。

        手和脚的皮疹多发生于手掌和脚掌,皮疹周围发红,疱疹较硬,里面有少量浑浊液体。

      臀部及肛周也可能出现与手、脚掌同样的皮疹,但躯干及面部很少出现。

3.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4.手足口病的日长护理

勤洗手

     培养孩子饭前、便后勤洗手的好习惯,同时也需规范自身行为,在外出后与接触儿童前、为患儿更换尿布和沾有排泄物的衣物后,均需洗手。

勤通风

       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场所。

勤消毒

       毛巾、衣物、被褥等应经常换洗与晾晒。每天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饮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可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酒精消毒对肠道病毒无效。

接种疫苗

      尽早接种疫苗,及时发挥保护作用,减少病毒感染相关的重症和死亡。

5.相关护理工作

1.饮食要少量多餐,清淡营养,以软烂或流食物为主;

2.不宜热饮热食或食用冰冷、辛辣、酸咸等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口腔内部疼痛,引起幼儿厌食;

3.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避免残留物感染。

注意卫生

1.剪短患儿的指甲,避免挠破患处;

2.切勿用针挑破皮疹,引发感染;

3.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4.选择柔软透气的衣服、被褥,多晒太阳,保持清洁。

6、家长注意事项

     1.如果孩子出现手足口或疑似传染病,切莫自行用药,应及时去医院治疗,及时告知班级教师,以便幼儿园采取措施。

      2.孩子患病后要及时隔离,家里的玩具、用品等也要及时消毒并在阳光下暴晒。

      3.手足口病患儿经隔离期完全康复后,到正规医院开具复课证明经幼儿园保健人员查验后方可返园。

阅读 58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