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客家围屋,感受客家文化——金麦穗幼儿园中班组户外研学活动

创建于04-12
阅读 35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大万世居,又称“大万围”,大万世居平面呈方形,四角建有炮楼,正面有大六楼,均为高高的围墙相连,围墙上有走马廊相通。围村大门向南,门楼上塑有“大万世居”4个大字。大门前为禾坪,再前是月形池塘,禾坪侧仍保留有旗杆石。大万世居是曾姓家族居住、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保留了客家人的历史民俗遗物和文化精粹。反映了各个时期的社会文化特点和客家人的流连变迁,极具历史艺术价值,也是研究和体验深圳客家源流、民俗、建筑艺术和水利工程的活化石,对了解汉族客家民系及其源流和迁徙史有重大价值。

为了让孩子近距离的接触和感受坪山客家文化,感受坪山的历史底蕴和如今的快速发展,激发幼儿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向往和对现代科技进步憧憬。本周五将开展中班组参观客家围屋,感受客家文化的户外研学活动。

迎着暖阳,带着阳光般灿烂的笑容,孩子们迈起轻快的步伐,我们出发啦!

看,是小朋友们最爱的小小游乐场。

打斗叙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客家小屋🛖《打斗叙》。

本意是客家话大家凑热闹,每人出一道菜凑在一起共同用餐的意思。

以前客家邻舍之间「打斗叙」的人情味浓厚。不过,21世纪的今天,高楼大厦林立,大家和邻舍之间很少联络,不像以前在乡下,大家那么和乐熟识,同乡的人大多认识,别说是邻居了。

人情味,是客家人身上相当重视的传统,我们借此展厅,重现「打斗叙」的场景,让参观者化为「打斗叙」的主角,亲身感受客家与邻为善、热情好客的一面。

油纸伞

油纸伞源于我国纸制或布制伞,随着客家先民迁徙而南下生根发展,并发展出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油纸伞。

在早期客家先民习俗里,由于客家话「纸」与「子」谐音,故客家女性婚嫁时,女方通常会以两把纸伞为嫁妆,一含「早生贵子」的意思,且「伞」字里有四个人字,也象征着多子多孙,而纸伞伞面张开后形成圆形,且「油」与「有」谐音,为祝福新人生活美满圆满的意思。男子16岁成年礼时,也会以相同的理由赠予一对纸伞。

在祭祀庆典中,也常看到将油纸伞作为遮蔽物撑在神轿上,此是取其圆满的意思,作为人们遮日避雨、驱恶避邪的象征。

现时日常所用的伞多是洋伞,油纸伞已不常见,我们借此分主题,重新唤醒客家记忆。

舞火龙

客家相传一句谚语:“龙舞入屋,买田做屋。”寓意发财兴旺。因而,一般群众都喜欢龙入屋,舞龙在客家人的春节、元宵等节日里是一项重要的活动。

火龙实际上是以舞龙为载体,以燃放烟火为主题的娱乐方式,客家民间称之为“烧火龙”、“舞火龙”。夜晚,舞龙队点燃烛火,敲锣打鼓,龙身左右摇摆,徐徐前进,表演“冲球”、“缠须”、“走塘坎”、“缠桅杆”、“倒挂金钩”等艺术形式。

耕读传家

俗话说,逢山必有客,逢客必有山。客家先民在历史大长河的迁徙中,多沿山地定居,逐渐形成「逢山必有客」的既有印象。

客家文化既继承了古代正统汉族文化,又融合了南方(如岭南)土著文化,有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客家语言是古汉语的活化石。「耕读传家」是客家文化的特点。围龙屋制度是古代农耕文化的巅峰代表。客家学是当今世界的一门显学。

客家文化承传于黄河流域的儒家思想,是汉文化下属的具有民系色彩和地域特征的一种文化枝干。“耕读为本”、“学而优则仕”,是客家人根深蒂固的信念。

此分主题意在呈现客家「耕读传家」的文化。

务家介技艺·客家蓝染工艺

《天工开物》中记载:“闽人种山皆茶蓝。其数倍于诸蓝。山中结箬篓输入舟航。”《明穆宗隆庆实录》亦有记载:“福建、广东之地.……皆以种蓝为业。”客家地区山林遍种蓝草,遍布染槽。客家人荒山僻蓝,披寮搭棚,长居深林,甚至北上闽东、浙南,广开蓝靛。明清以来,无论从种植、印染还是贩卖,都有闽西客家人的影子,甚至一度垄断了全国的靛蓝贸易。客家先人就地取材,探索着大自然赋予的馈赠,将低调内敛的靛蓝穿上身,与天地协和。客家蓝染看似无言,却隐隐讲述着先人的智慧和情怀。客家蓝衫及服饰上都可以看到靛蓝朴素、优雅的风采。

渔丰人欢

“哦嗬、哦嗬”客家渔民驾船出海,乘风破浪,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渔网里白帆点点、银鳞雀跃,鱼儿们摇身摆尾、满满收获的丰收场景。

休闲小憩

合影留念

客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生活中我们处处都可以感受到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需要我们代代相传。

阅读 35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