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
在积木游戏中幼儿有着极大的探究空间,主要因为积木是幼儿进行建构活动的重要材料。开放性、低结构的游戏特征不仅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满足幼儿天马行空的想象。本周我们根据户外活动安排,孩子们来到积木区,将一块块长方体积木化身为多米诺骨牌,开启了一场关于多米诺的探索之旅。
镜头一:张书赫先在地上放了一个长长的木板然后拿着长方形的积木一块隔一块的竖着摆放着,巩晟豪在一旁开心的走来走去,等到张书赫放好后,他开始推了一下积木块,积木块就倒了下去。
周厚宇(绿色衣服)也被这个游戏吸引了,他在书赫第一次搭建的基础上将积木进行排列。
教师分析:
周厚宇能够借鉴其他幼儿的游戏经验并形成自己的游戏,正是模仿学习的作用。
周厚宇将积木进行摆放时,正在拿取积木的巩晟豪回来后把刚刚摆放在地上的积木全部推倒后放上长长的积木。
教师分析:
巩晟豪在搭建时有自己的想法,根据自己原有的经验搭建直直的“多米诺”。
巩晟豪变成了“小小搬运工”,张书赫负责积木的摆放。在过程中张书赫对老师说:“老师,你看我排成一排要干啥”(声音有点嘈杂,没有听清楚)等摆好后,巩晟豪说:“让我来吧”,接着张书赫去拿长木板说:“别动”,回来后张书赫说:“开始了”。话音刚落,巩晟豪就推了。积木块一块接着一块倒了下去,巩晟豪高兴的跳了起来。
教师分析:
1.幼儿在游戏中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识,从独自游戏向合作游戏转变。
2.幼儿体验到推倒时的乐趣。
张书赫(黑衣男孩)和巩晟豪(红衣男孩)再次对倒下的积木进行排列,泽恩(蓝白衣服男孩)和梵梵(棕衣男孩)也被吸引过来。接着张书赫又重新摆放长方形的积木块,又轻轻一推积木就倒了,这一次很是开心呢!在旁边的梵梵和泽恩也很是开心。
教师分析:
幼儿的游戏成功吸引了其他小朋友的注意,通过游戏孩子们学会了相互学习,在互动中幼儿的社会性得到发展。
巩晟豪和张书赫又有了新的想法,排了一个有弯度的“多米诺”,推积木后发现直直的积木块都倒了,在拐弯的地方没有倒,导致后面的积木都没有倒。经过好几次调整都没有成功。
教师分析:
1.幼儿的经验不足,在游戏中排“多米诺”拐弯衔接的地方不知道如何调整。
2.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探究,不断调整。遇到问题进行解决。
经过失败的多米诺后,搭建了“金字塔”形状的游戏“抽积木”,并且自己设计了规则——谁将上边的积木弄掉谁就输了。
在搭建完成后,我介入了我想要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进行点数,每往上一层就少一个积木,依次递减。我急于游戏的介入,在让幼儿点数时他们已经在进行游戏了。
教师分析:
幼儿在游戏遇到瓶颈难以继续的时候,能够转变思路,开始新的游戏,并且将室内建构活动中积累的搭建经验(垒高等)以及在机器人课程中学习到的“压缝法”运用到游戏中。
镜头二:巩晟豪一开始还是放到地上一个长长的木板,接着再将长方形的积木一个一个的竖着放。刚摆放了几个张书赫就推倒了,接连两次,后来巩晟豪接着往前竖着摆放,张书赫反方向排了两个正方形的积木。后来巩晟豪又放了两个长方形积木,在推倒的过程中用圆柱形的积木,第一次撞击没有成功又拿走一块长方形积木,由于正方形的积木和间隔空隙一样大,所以就没有倒,又推了一下才倒。
教师分析:
1.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小步式递进,进行改动,一步一步进行调整。
2.对于小正方形之间的空间认知感缺少经验。
镜头三:巩晟豪再一次搭建了“多米诺”,我发现这一次的积木有错位,不是直直的,再下面也没有放长木板,轻轻一推就倒了。
接着巩晟豪又排了一个有弯度的“多米诺”,像一个弧形一样。在快要推的时候,郭吉梵又重新调整了弯度的最关键的两个长方形积木。轻轻一一推,积木块都倒了。小朋友们开心的笑了起来。
教师分析:
幼儿在克服一系列的问题之后,孩子们探索之路便开始了,他们开始创造不同造型的多米诺。
行为分析:
1.幼儿在游戏探索的过程中对空间关系的感知得到了发展。
2.游戏中的幼儿具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游戏中不断探索新的玩法。
3.幼儿游戏时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模仿能力,交往能力。要征得幼儿的同意才加入游戏中。
4.有过玩“抽积木”游戏的前期经验。
5.小班幼儿在搭建的过程中,运用了在机器人课程中所学到的压缝法,将这种办法应用到了游戏中,所谓是“学中玩,玩中学”。
教师反思
1.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的调整,不断地“试误”,不断地积累经验。
2.在游戏的过程中具有初步的规则意识,游戏规则自己定。
3.幼儿在游戏中创造出新的游戏,生成新的规则。
4.不要急于介入幼儿的游戏,耐心观察,静待花开。抛弃自己的主观思想,等待时机。要看懂幼儿的游戏。
5.幼儿能够将不同活动中获得的经验进行迁移。
编辑:黄文文
审核:赵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