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说清明——四(13)班

萃华Ծ‸ԾKK
创建于04-12
阅读 36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清明节源于寒食节,除了扫墓、踏青延续至今,其他的习俗基本已经失传了,虽然有些无人问津的感觉,却是清明节文化不可遗忘的部分,那么清明有什么习俗呢?

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扫墓: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风俗传统,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4月4日,万物始新春草绿,梨花风起正清明。为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树立文明、绿色、安全、节俭的现代殡葬祭扫新风尚,共同做好清明节祭扫工作,我们通过班会、倡议书等形式付出倡议。

一、倡导文明祭扫

倡导通过开展网上祭奠、鲜花祭扫、植树踏青、家庭追思、书写寄语等方式缅怀先人,从注重实地实物祭扫转变到传承优秀精神文化上来,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情感赋予新时代文明的表达内涵。 

二、倡导绿色祭扫

自觉摒弃陈规陋习,做到不燃放爆竹、烧纸焚香,减少污染排放。牢固树立环保意识,自觉做到在祭扫过程中不破坏生态环境,共同维护优美整洁环境。

三、倡导错峰出行

清明期间,正值人流和车流高峰,交通拥堵,建议科学合理安排祭扫时间,错峰祭扫。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环保方式出行。在公墓祭扫时听从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安排,保证祭扫活动安全、顺畅、有序进行。

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特别是节假日期间和孩子结伴外出游玩时的管理,经常进行预防山林火灾等安全教育。家长和子女要互相监督、互相约束,家长要做好子女的表率。

积极配合学校传授森林防火等相关知识和技能,不断增强孩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孩子避险防灾和自救能力。

倡导发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勤孝敬、厚赡养。提倡老人在世时,多对老人尽孝心,使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去世后,不大操大办、不铺张浪费,从简办丧,以节俭方式的寄托哀思,让逝者安息。

缅怀先人,重于心胜于形,生者的平安健康是对逝者的最好告慰。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做文明祭扫的践行者、绿色殡葬的先行者、中华优秀文化的弘扬者,以文明缅怀的实际行动,为创建文明生活贡献一份力量!


最后我们要求孩子通过习作的形式记录下清明节见闻,让孩子们把节日的感受内化于心。

阅读 36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