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是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显著增加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严重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贫血的病因多样,包括:内源性红细胞生成素缺乏;铁缺乏;微炎症状态;尿毒症毒素;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透析不充分;失血等。
常见的临床表现和症状有哪些?
疲劳、呼吸短促、失眠、头痛和精神敏锐度降低等。除此之外常有面色萎黄、唇甲苍白无华、结膜苍白、血红蛋白下降、浑身无力等症状。并且同时伴有凝血功能下降,严重者出现消化道出血。
肾性贫血的危害
1、影响日常生活状态
长期贫血可带来多重危害,可有非特异性的各系统症状如畏寒、疲惫、嗜睡、食欲缺乏、肌无力、活动能力下降、注意力集中困难、记忆力和智力下降、休息或活动时气促等;体格检查患者可有贫血面容,呼吸频率加快,心动过速等。
2、影响心血管系统
贫血可导致左心室肥厚,引起心肌缺血,增加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血红蛋白每降低10g/L,左心肥大风险增高42%,心力衰竭风险增高18%。出血性卒中发病率随着水平降低而显著升高。
3、加速肾功能丢失
贫血状态下,肾脏和其他脏器一样,容易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工作负荷加重,肾功能丢失加速。及早纠正贫血可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降低肾功能丢失的速度,降低慢性肾脏病进展风险。
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治疗目标:建议血红蛋白治疗目标值为≥110g/L,但不推荐>130g/L。
贫血的监测频率
血透透析未合并贫血者,至少每3月检测1次;血液透析合并贫血者,至少每月检测1次;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出现贫血症状和体征,应及时检测
贫血的治疗
1、保证血液透析的充分性:
建议肾友们每周透析3次,每次4小时,定期监测尿素清除率(Kt/V)和尿素下降率(URR)。
2、合理饮食: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类、瘦肉、鸡蛋、牛奶等;鼓励食用含铁和叶酸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在食用铁类食物时,避免喝茶影响铁的吸收,可服用一定剂量的维生素C,以促进机体对铁的吸收。
3、定期监测:
建议长期血透的肾友们至少每3个月检测1次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以及血清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
4、药物治疗:
①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填补肾脏丧失的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功能,但必须掌握用药剂量,若剂量不够,易导致长期贫血。血红蛋白≥130g/L的肾友,可暂停或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使用次数,避免发生凝血或导致内瘘堵塞。
②补铁。经检查发现体内缺乏铁蛋白时,需合理补充铁剂,遵医嘱口服或静脉补铁。
③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一方面,适当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以及维生素B6,可预防冠心病。另一方面,维生素B12和叶酸是重要的造血原料,适当补充能防治贫血。
④缺氧诱导因子:罗沙司他。
5、输血:若严重贫血则需输血。
肾性贫血不可怕,只要我们坚持做好合理饮食,充分透析,定期监测,按照医嘱使用药物,并积极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就一定能解决肾性贫血这个难题!
科室简介
厦门大学附属龙岩中医院肾脏病科现拥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4名,其中2名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6名肾病科硕士研究生。科室先后成立中医经典病房、慢性肾病中医康复管理中心、“内病外治”中心、血液净化中心,血管通路应急小组,并一直秉着“从心出发,让我们的服务更有温度”的服务理念,把肾病专科诊治做“实”、中医肾病诊治做“精”、肾病人文服务做“美”,使患者更舒适、更安心、更暖心,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厦门大学附属龙岩中医院肾脏病科
联系电话:
186-0597-8318(微信同号)
155-0697-0137
0597-2882658-80255
0597-2882658-9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