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吃家》——老街吃家的温度

季锦程
创建于04-12
阅读 21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刘建超的短篇小说《老街食客》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老街食客的生活细节,展现出食客们的热情、诚恳和对美食的执着追求。这篇小说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故事和细节,传达了食客的温度,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烟火的美好。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美食文化,也让我们看到了食客身上那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小说以老街为背景,描述了老街的风土人情和饮食文化。老街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是九个朝代的皇帝建都之地,因此老街人在做生意时也希望能够体现出古都的文化底蕴。文章通过对老街及其饮食文化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如老街的历史渊源、风俗习惯、饮食传统等,赋予作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此外,老街的食客也被分为吃货、吃客和吃家三种,这也反映了老街独特的饮食文化和人们对美食的追求。

小说中着重描写了老街的羊肉汤文化。费爷作为一名资深的老街吃家,对于羊肉汤的制作方法和口感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他不仅能够品尝出羊肉汤的味道是否纯正,还能够指出羊肉的品种和烹饪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形象丰满,他的言行举止充分展现了老街居民的生活智慧和对美食文化的独特见解,同时也体现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的尊重。

费爷作为公认的“老吃家”,其对羊肉汤的品鉴过程不仅展现了其丰富的饮食知识、敏锐的味觉辨别力,还体现了他对老街历史文化的熟稔和对本土食材的尊重。费爷的形象在结尾处得到进一步丰满和深化,他不仅是资深的美食鉴赏家,更是老街饮食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播者。这种深化有助于塑造一个鲜明且令人印象深刻的主人公形象。体现了他是一群有温度的食客的代表。

食客的执着体现在他们对美食的追求和对传统的坚守。小说中的食客们不仅注重美食的味道,更重视美食背后的文化内涵。他们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寻找那些隐藏在街头巷尾的小吃摊,只为那一口正宗的老味道。这种执着的精神使得美食成为了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也让人们对美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小说中提到了许多老街的店铺和人物,这些人物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构成了老街社区的一部分。例如,费爷在品尝羊肉汤的过程中,不仅与店主袁成交流了关于羊肉汤的知识,还与周围的食客分享了自己的看法。这种互动和交流也体现了老街社区的和谐和凝聚力。

 通过讲述“吃家”的故事,不仅仅是对美食技艺的探讨,更深层次的是对传统文化传承、人际关系以及人生哲理的思考,强调了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结尾处对费爷品鉴羊肉汤的情节进行了细致刻画,通过费爷的言行举止、专业点评,以及周围食客的附和,突出了老街人对饮食品质的追求和对传统习俗的坚守。费爷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袁老板一家人,使其能在老街立足并逐步走出困境。小说的这一人物很有温度,很温暖的结尾。

附小说:


         老街吃家


         作者:刘建超

老街人爱把食客分为三种。


一种为吃货。吃货是最招饭铺里待见的那群人,要想生意兴隆,就要有成群结队的吃货。吃货只管饭菜顺口,呼呼啦啦尽往嘴里扒拉食物,撑得肚圆胃胀,打着饱嗝方舒服。


再一种称吃客。吃客是店里的老主顾,熟悉大厨手艺,而大厨也知吃客口咸口酸,调剂得吃客味蕾全开。据传有位吃客跟着大厨吃了十几年炒面,大厨换主家,吃客一路相随不离不弃。一日大厨有事,就让徒弟给吃客做了炒面。炒面上桌,吃客只吃了一口就吐了,说这不是你家大厨的手艺。徒弟只好把炒面端回。大厨一笑,把炒面倒回锅里,双手抓面揉搓了几下说中了,徒弟再端上去,吃客尝一口,嗯嗯,就是这个味。

老街还有一种人被称为吃家。吃家在老街就是最高荣誉了,类似于在电视餐饮大赛节目中的美食家评委,会吃会做会摆活,譬如今天要给您说的费爷。


老街很古老,九个朝代的皇帝都曾建都于此,老街人开店做生意也成多或少地滋生了些情怀,即便是用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期望能调剂出古都的文化底蕴,这样显得有格调。老街吃家就能把吃文化张扬得流光溢彩,把老街人不甘落魄的虚荣心吧唧得蓬蓬勃勃。


正是清晨匆忙时分,街上都是急匆匆奔走的人,许多人手里拿着早点,边走边吃。费爷一身休闲唐装,脚踏千层底布鞋,背着手,仰着头,平稳走在老街青石板路上。



熟人打招呼,费爷,您老去哪啊?

费爷头不低,步不停,喝汤。

您老今儿个是去哪家喝汤?

大石桥火街羊肉汤。

火街羊肉汤?才开张的铺子啊。您这“老吃家”去给新铺子捧场?

费爷微微笑着,不再回话,踏上大石桥。

老街有句谚语:吃喝不用瞅,只管跟着吃家走。费爷的身后就跟随了一群吃货。

生在古城,食在老街。外地人来老街吃个热闹,老街人却是要吃门道的。


在古城开个汤铺不难,难的是在老街开个汤铺子。老街人喝汤都喝成精怪了,嘴巴刁钻认熟欺生,爱追老店铺,不太凑新店铺的热闹。你若开个新汤铺子,如果没老街吃家的光顾,三五年也别想在老街兴起。啶,还就这么邪。

费爷是老街公认的“老吃家”。老街洋洋十里,上百家的饭铺,他都能给你数叨一遍。费爷对老店铺的饮食文化故事更是如数家珍。在老街,吃着佳肴,听着吃家给你数叨着店铺的趣闻轶事,那才算得上享受。

费爷站在铺子前,并不急着进店,背着手看着店门上方的牌匾。

费爷自言自语道,火街羊肉汤这几个字撇捺放纵,笔画粗重,尤其这火字,夸大禁脚,雄健足可扛鼎。颜黄融化合度,磅礴大气。不必见款就知是老街写家高德位的风格,定是高德位的后人高满堂所书。

火街羊肉汤的老板叫袁成,四十开外的豫西汉子,憨厚豪爽。老板袁成迎出店外,拱手作揖连连点头称是。

费爷进店坐下,一碗羊汤,不放盐,不放辣,两个火烧。随着费爷一同进店的人也附和着,一碗羊汤,不放盐,不放辣,两个火烧。

费爷说,火街,又叫双龙街。诞生了宋太祖赵国胤、宋太宗赵光义两位天子。据传太祖诞生时,赤光照耀,满街通红,故名火街。咱们老街人的生活习俗就是从宋朝那会儿延续下来的。羊汤也是太祖太宗的喜好,火街的羊肉汤可是强势了上千年了啊。

羊汤端上,费爷端起碗先唤了嗅,嘴贴着碗沿轻啜一口,懂行的都知道,老街人喝羊汤是喝甜汤的,这个甜就是不放盐,淡的意思。

熬羊骨头汤你也达到七八成了,费爷说。上好的羊汤,羊,要当天宰杀,羊骨砸断铺在锅底,再将成坨的羊肉羊杂铺在羊骨之上,放入自家的香料秘方,一锅汤烧开,中途不能再兑水,慢炖八个小时以上,这叫原汤原味。

费爷又夹起一片羊肉,眯着眼看看,放入口中慢嚼,说,羊是当地改良品种的绵羊,远闻清香,近闻不腔,肉质鲜嫩,味美清口。

费爷有滋有味地又喝了几口涵,说,添汤,双份辣。

吃货也跟着喊,添汤,双份辣。火烧一掰四牙儿,泡入红油汤中,呼呼啦啦满屋人喝得热汗淋漓,大呼过瘾。

费爷说,这汤稍显不足的是你用的葱花是外地大葱,应该用本地南关小香葱,压膻气,入味快,不粘牙。

袁老板点头称是。

袁老板的妻子,望着费爷的背影,说,费爷帮着咱开这汤馆,咱这汤真有费爷说的那么好?

袁老板看着腿有残疾的妻子,想着家里卧床不起的儿子,没接话,只望向外面。

太阳已升上了丽景门,老街,就笼罩在温润的阳光下……

阅读 21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