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学生网络安全意识,保障自身信息安全,营造健康、文明的校园网络安全环境,4.12日中午,校政教处主任李华龙就网络安全问题对全体学生进行了温馨提醒。
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好!本次的校园广播之声,我想和大家谈谈校园网络安全。如今,互联网已经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化和数字化为我们提供了发展新空间。我们在享受信息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一些安全威胁潜伏在我们身边。防范网络安全风险、维护网络空间安全,已经成为我们必须要重视的内容。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网络空间安全,重视防范网络安全风险,我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崇尚社会公德,做网络文明的推动者。
互联网信息纷多复杂,不断冲击我们的大脑。你们现阶段思想尚未成熟,抵制能力差,很容易受一些刺激信息的影响,从而做出不文明的行为。
我相信你们能看到、听到,在网络上横行的网络暴力、性别对立、青春诱惑、歪风邪气等现象,有些同学忍不住跟风,以效仿来显示个人独特,大肆评论转发,帮助其传播,在同学间炫耀,孰不知已经掉入网络圈套,自以为是自己特立独行,自以为是别人的“家人粉丝”,结果却成了“韭菜”。
同学们,言行是一个人的脸面,生活中我们注重谨言慎行,更何况在传播力强的网络上呢?注重言行,不是不让发声,而是注意表达的方式方法。有的同学以在网上使用违禁品为荣耀,来宣泄少年愁;有的同学发表视频不注重场合,来彰显独特;有的同学在网络上随意谩骂,来突显潇洒;可同学们,这真的有用吗?以伤感、压抑、痛苦等形式的表达,带来的除了极少流量之外,更是毁坏年少的你,最终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自寻烦恼。
同学们,互联网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我们在上网时,要崇尚科学,明确网络是非观念,明辨网络信息真假,使用网络文明语言,增强网络文明意识。要坚守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和信息真实性底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抵制网络虚假信息、低俗信息,拒绝网络谣言、网络低俗行为,坚决反对网络暴力!
二、遵守法律法规,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即使是在虚拟的网络空间。有的同学认为网络隐秘,谁也管不了自己,不约束行为,肆意妄为。同学们,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国家对网络治理是有相关法律规定,个人账户在触犯道德和法律底线时,现有信息技术将直接锁定本人,到时后悔晚矣。
同学们,不要轻视网络言行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真实事件就因为一句恶意谩骂、诋毁,被人告上法庭;一句感觉无所谓的谣言,被公安以扰乱社会治安进行处罚;假借他人名义进行视频传播,最终对侵犯名誉权的受害者进行经济赔偿。
同学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网络也有安全法。网络空间可以成为你的精神文明家园,前提是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
三、善用网络工具,提升个人文化素养。
互联网是个大舞台,不仅可以观赏大千世界变化,也可以展示个人风采。
这是个美好的时代,也是你们的时代。同学们,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利用网络平台,学习新知识,学习新技能,了解世界,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我们可以从碎片化知识、竞技舞蹈、科学技术、世界风云等信息中,汲取营养,提高个人能力,提升文化水平。
同学们,我们希望你们能够善用网络,展示青少年应有的活力、激情、创造力、积极向上。想做闪闪发光的人,想做照耀别人的人,就应该先让自己发光发热,就像一轮红日,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谢谢同学们的收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