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风华

震亚
创建于04-10
阅读 127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说明:此为《旧文复活·之一》,曾发在我的博客上,不知何时何故“被亡失”。今将其复活在美篇上)

四月的江南,莺飞草长;四月的申城,春意正浓。为这浓浓春意增添亮色的是一群鬓发见白的老头老太。

这群老人,多已六十开外,却在14日这一天齐聚上海市闸北区的风华中学。

多么好听的名字——“风华”,多么令人怀想的少年时光——中学。可是,他们早已过了风华正茂的年龄,也不是作为校友来母校闲庭信步;而是借用该校的运动馆,举办《惠德杯》北大荒知青乒乓球大奖赛。

入门便有夹道欢迎:左为知青器乐队,曲曲动听;右为知青时装队,款款动人。在熟悉的乐曲声中,众人的脚步变得轻捷无比,逝去的记忆也联翩浮现。且不必急于惊叹、感慨,因为进入场馆后,还有更大的震撼。

先是开幕式:引导员举着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各师及东北农场、林场、大庆油田、插队知青的标牌,引导着38队运动员循着“运动员进行曲”的节奏健步进入场地,引发震耳欲聋的掌声;而才华横溢的上海知青演出队富有青春活力与时代感的舞蹈表演更是活跃了现场的气氛。

当然,真正的高潮是比赛:场馆内分两排放下了14张球台,其同时开赛的壮阔场面,丝毫不亚于前不久在德国多特蒙德举办的乒乓球世锦赛。如果说,那里进行的是现在时的青春对决;那么这里,则是永不言老的风华再现。

也许,多是受了50年前容国团、庄则栋那代运动员的影响,各队知青运动员大多是直握球拍。当然,也有不少人与时俱进,效法西多、老瓦的。这边左推右攻,对付高吊弧圈;那厢直板横打,应对逆旋转发球……几代国手的绝招,都被他们学得像模像样。而场外的知青啦啦队,热情更是高涨,把掌声与喝彩毫不偏袒地献给球台两端的球员。

必须承认,流逝的岁月毕竟无情。虽然远视,生龙活虎,不让少年;但若近观,仍能看出时光在面容与身形上留下的印痕。不过,切不要笑话那位老爷子的将军肚妨碍了击球,当年他却是有着体操运动员身材的美少年;更不要嫌弃那位老大姐削球时的略嫌迟滞,曾经她的动作也如郑敏之般的轻盈。

何况,知青的风华,岂止于赛场。

一月发起,二月报名,三月筹备,四月开赛,自始至终,都是不甘老去的老知青们自己在运作。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虽然是以在上海的知青为主,但仍有不少人是从北国的哈尔滨、锦州、南方的厦门、惠州等地自费赶来上海参赛的。没有人计较胜负,胜负根本不是举办此项赛事的本意。正如开幕式上八位身材修长的女同胞手举标语所宣示的:“增强体质,健康长寿”才是当下老知青们的重中之重。

应当说,这是老知青们继去秋北京举办《北大荒知青活动图片展》;年初,佳木斯筹建“知青纪念园”并征集亡故在北大荒的知青史料举措后的又一次的集结。这样的集结,已成为近年来老知青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于是,这场赛事亦成为了一个平台,为多年不见的荒友提供了重叙友谊,共忆当年的场合;成为了一个展示,真切体现知青群体一呼百应的凝聚力与永不衰减的青春激情。

哦,四月的江南,四月的申城,四月的风华——令人心醉,更让人难忘!

写于2012年4月20日

(附注:文中图一来自新北京人博客,图二、图四为张正贤摄,图三为海疆晓日摄,图五为朱国荣摄)

阅读 127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