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长反映孩子有拖延、磨蹭、懒惰等不良习惯,其实,孩子拖沓、不够自律,这背后主要根源之一是孩子对时间的认识不够,不懂得正确管理时间。
引导孩子逐渐学会时间管理,拥有自我管理的能力。具体怎样做呢?一起来看看吧!
1、给事情设定一个期限
不管大事小事,父母都需要帮助孩子制定出一个明确的时间期限,这是一种督促。
2、制定时间计划避免太细致
不少孩子的计划表是以小时甚至是分钟做为间隔的,几点几分做什么写得清清楚楚。这种太详细的计划,往往很难坚持下去。
3、让孩子意识到,管理时间是自己的事
家长不免催促孩子作业等情况,反复催促孩子会让孩子逐渐习惯逃避,更加拖延。
4、提高孩子参与感和价值感
家中的许多事情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比如:让孩子参与房间的布置,和家长共同做一顿晚餐、一起收拾行李......参与这些事情的同时,孩子会产生一种价值感和成就感。
5、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
孩子的自律并非天生,需要“他律”来培养,但也不意味着要事事严格地控制孩子,而是把握好管理的度,这就需要父母松开紧握着孩子的双手,让他们成为自己的主人。
6、注意言传身教和鼓励赞美
家长以榜样的力量来激励孩子,孩子就会发自内心地去改变。当孩子做得不错的时候,家长需要及时赞美。
魏老师的时间管理课程让我和孩子都受益匪浅。它不仅教会了孩子如何管理时间,更教会了我们家长如何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起到正面向上的引导作用。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宝贵建议成为他们走向成功的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