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交流  聚力成长——菏泽市第一实验小学第十四届教学开放周体育篇

是小红帽啊
创建于2024-04-11
阅读 326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进一步落实新课标理念,提升体育教师队伍的教学素养,夯实教师驾驭课堂基本功,4月12日,菏泽市第一实验小学第十四届教学开放周体育学科活动拉开了帷幕,三节精品课进行了展示。

    本次活动由张玉莹老师主持,定陶区体育教研员董志勇老师莅临指导,各县区兄弟学校近两百名体育同仁们齐聚一堂,共同交流。

课例展示  聚力成长

    仝方婧老师执教的课题是《热辣滚烫——动感啦啦操》,授课对象为三年级学生,教学内容是啦啦操自编组合《加油,amigo》,师生通过手持花球,结合音乐、游戏等元素展现运动舞蹈特征。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学练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花球啦啦操的兴趣,让学生的身体协调性、节奏感在参与身体练习过程中得到发展,通过互动教学、分组展示、多种评价等方式增强团队凝聚力,为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合作意识。


    赵停老师执教的课题是《跃动时刻——蹲跳转体》,授课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赵老师的课堂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将数学与体育技能融合到一起,让学生在学习蹲跳转体技能的同时又学习了数学知识。在教学中,赵老师通过时钟谜语将同学们引入“体育老师的数学小课堂”。在热身环节,让学生通过身体运动认识时钟;在基本部分,通过练习蹲跳转体让学生对时钟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在游戏环节通过模拟《时光隧道》人生路,让学生体会人生短暂,要珍惜时间!总体来说,课各个部分之间衔接紧密,层层递进。赵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让同学们沉浸课中,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体育课的乐趣展现其中。

    王潇娜老师执教的课题是《牡丹花开等君来——持轻物掷远》,授课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课的设计以菏泽牡丹文化为线索,以第33届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为切入点,创设投沙包向远方游客寄信的情景,将投掷教学与牡丹文化结合。王老师在准备部分采用热身跑和专项拉伸操,带领学生参观牡丹种植基地迎接游客;基本部分通过投掷沙包向远方朋友寄信介绍牡丹,之后又用接力游戏帮助团队赢得牡丹纪念品,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课堂中充分融入了跨学科主题,将牡丹文化合理融入课堂,让学生在掌握投掷动作的同时还能学习其他知识,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

悦动课间  律动精彩

    阳光大课间,伴随着动感音乐的节奏,同学们依次进行了搏击操、古诗韵律操、鬼步舞的展示,动作变换间尽显少年风采。同学们整齐划一的动作,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赢得了在场老师的阵阵掌声。

交流提升 研无止境

    课堂展示结束后,教研员董志勇老师对三节课进行了点评和总结,董老师首先对三堂课表达了肯定,课堂效果扎实有效,充分体现了实小体育教师较高的综合素质。之后,董老师分别对三堂课中教学目标的把控做了点评,也对新课标做出了自己的解读,并以三节课为例现场制定了教学目标。董老师还指出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是永恒的主题,同时也明确了新课标在教案撰写和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期待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共同提高!

    本届开放周,体育与健康学科的三节课,都以学生为本,以体育三大核心素养为灵魂,紧扣2022版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突显跨学科主题教学。在内容上涵盖了发展学生灵敏素质、协调能力、弹跳能力、上肢力量的啦啦操、蹲跳转体、持沙包掷远。在教学设计上体现出课的结构完整、教学方式多样、组织形式新颖、课堂主题鲜明等特点,每节课都体现出了“教-学-练-赛-评”的一致性。

    风正潮平,自当扬帆起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我校体育组将以此次开放周为契机,继续深入教育教学研究,积极研讨新课标下的体育课堂教学,提升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以体育人。实小体育人,同心齐研,向学而教,我们一直在路上!

阅读 326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