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
时期(巴洛克时期音乐风格:节奏跳跃、多旋律、复音、宗教)
巴洛克时期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一个时代,大致为16–18世纪。其最早的表现,在意大利为16世纪后期,而在某些地区,主要是德国和南美殖民地,则直到18世纪才在某些方面达到极盛。
巴洛克时期在18世纪随着它的独特风格转变为洛可可式风格而告结束。
生平经历
巴赫出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州小城艾森纳赫的一个音乐世家,在有生之年是一位著名的宫廷乐长,在德国莱比锡圣多马教堂度过了最后27年的时间。巴赫把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融为一体。他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曲尽其妙,珠联璧合,天衣无缝。巴赫自己在一生中并未享有盛名,而且在死后五十年中就已被世人遗忘。但是在近一个半世纪中他的名气却在不断地增长,一般认为他是西方音乐史中最伟大的两三位作曲家之一,而且有些人认为他是其中最伟大的作曲家。
代表作品
《勃兰登堡协奏曲》《平均律钢琴曲集》《马太受难曲》(不仅展现了巴赫深厚的宗教情感,也体现了他音乐创作的深刻人类精神)《约翰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
门德尔松
时期(浪漫主义时期音乐风格:强烈、自由、奔放)
浪漫主义音乐时期也是西方音乐发展史上成果最为丰富的时期,它极大丰富和发展了西方音乐。西方浪漫主义时期音乐源于同时期的浪漫主义文学:倡导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理念。
生平经历
门德尔松出生于德国汉堡的一个富裕犹太家庭,他的家族背景深厚,这为他提供了非凡的物质条件。他在12岁时与德国文学泰斗歌德建立了“忘年之交”,这对他的成长和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门德尔松在音乐上的才华早在9岁时就开始显现,10岁开始音乐创作,至11岁时已写出一些优秀的作品。他的音乐作品包括歌曲、奏鸣曲、序曲、协奏曲和交响曲等,门德尔松在莱比锡任指挥期间,为巴赫的作品得以复生作出了最重要的贡献。他还创办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为音乐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代表作品
《仲夏夜之梦》(被誉为音乐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标题性音乐会序曲)《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a小调第三交响曲》
贝多芬
时期(古典主义时期音乐风格:音乐语言精炼、朴素、亲切,曲式结构规整)
古典主义时期是西方音乐史的第五个分期,是从1750—1820年,包括前古典主义和维也纳古典主义乐派。西方音乐史中的古典主义时期通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段时期。
生平经历
贝多芬自幼跟从父亲学习音乐。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华,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十七岁那年波恩宫廷资助他去维也纳旁听哲学,也就是在这时与莫扎特有了短暂接触。1792年经过海顿的指引再次到音乐之都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从1796至1800年整整4年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这是耳聋的前兆。贝多芬26岁时也就是1796年听力开始减弱,四十五岁时耳朵完全失聪,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于维也纳逝世,享年57岁。
代表作品
《升 c 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d 小调第
九交响曲》《 c 小调第五交响曲》(又称《命运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和艺术上的成熟)《降 E 大调第三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