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德法之美,落实立德树人——记郯城县博雅学校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学习活动

郯城县博雅学校小学部
创建于04-11
阅读 63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时光如流水,静默不言。不知不觉,我们迎来了最美的人间四月。为继续加强全县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对新课标理念的把握,提升全县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素养,将新课标理念更好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县教研室根据教学工作计划安排,2024年4月10日于郯城六小开展了全县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培训活动。

        此次培训活动以朱莉芗、刘国强、李倩三位老师的学习汇报为主,首先,朱老师围绕“研读新课标,教学有方向”这一主题从新课标产生的主要背景,主要变化与突破,课程性质与理念以及实施中的重难点这四个方面进行新课标的解读汇报,其中朱老师重点和我们分享了新课标坚持价值导向,突出政治性,特别是党的领导。要坚持核心素养导向加强一体化设计,注意教材中各年级的内容整合和统筹。她还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就旨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刘国强老师主要和我们分享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念与追求,他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和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其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重在塑造学生的正确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指出要加强课程整合,突出关联,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只有综合性课程,才能培养综合性的素养。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它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在课程的组织与教学活动中,即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要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合理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生活化情境活动,注重做中学,当然,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有目的性紧紧围绕目标要求。

        李倩老师巧妙地利用“专家思维”给我们解读了新课标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如何从教授专家理论转向培养学生的专家思维,她认为培养学生的专家思维就是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此解决现实问题。另外,她还指出核心素养的核心就是真实性,素养就是指向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与素养相关的活动主要是指解决问题,这里的问题不是局限在学校范围内的问题,而是指向现实世界的问题。她还提到,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问题情境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展开,步骤一:确定问题情境的目标,步骤二:寻找问题情境原型,步骤三:明确问题情境的类型,步骤四:设计问题情境的框架,步骤五:精修问题情境的呈现,步骤六:组织问题情境族。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教研室管主任就此次培训活动作总结,首先,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更关注课程性质,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政治性思想性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的综合课程,其次要关注学段特点,关注课程目标对低中高不同学段的要求和学段间的差异以及课程目标在不同阶段的表述和要求,它应该是螺旋上升有内在联系的。另外,要将核心素养真正落实,每一课的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点一定要明确是法治观念还是责任意识,道德修养或者健全人格中的哪一条要对应落实,最后,管主任对所有参与培训的老师提出在今后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择高而立,向宽处行。

        我校道德与法治学科骨干教师积极参与此次培训活动,老师们细细聆听、认真记录、深入思考、积极探寻思政育人新路径……

        纸上学来终觉浅,亲身感悟始得真。让我们向下深耕,向上开花!相遇,最美的开始,学习,一场渐行渐远的修行。知无涯,学无境。“培训”不是终点,而是起航,让我们捧着一颗火热的心,在教育的战线上轻舞风扬。


编者:冯丽丽    张姗

阅读 63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