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泗水县杨柳小学
创建于04-11
阅读 27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生活是一场奇妙的旅行,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读一本好书就像一股清新风,给我们带来心旷神怡的享受,也像一碗心灵鸡汤,带来冬日里温暖的阳光。在读书中感悟人生,在书中学会思考,在读书中沁润心田。

       

        这本书以手记的形式,叙述了李镇西老师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学生汪斌的父亲执意留下一筐鸡蛋感谢李老师对儿子的关爱,李老师每天煮上一个给汪斌送去。家境困难而品学兼优的宁玮生活节俭,李老师送钱给她补充营养。父亲病逝、家庭欠债的伍建有了辍学的念头,李老师支持同学们给他捐款捐物。假期,李老师带着学生步行三十多里山路,来到伍建劳作的田头,齐声大喊:“伍—建—你—好!”伍建泪水长流。李老师教育“后进生”万同转化的过程,更像一个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

        李镇西老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学生对李老师爱的回报,让成千上万的读者——教授、学者、公务员、学生及其家长感动流泪。很多教师读了本书后,深为震撼和自省,从此改变态度,因而改变了人生。

       1999年,本书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冰心儿童图书奖、中国教育学会“东方杯”科研成果一等奖,全国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传播,时至今日,因为广大教师的追捧,《爱心与教育》已成为教育新。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老师是学生的第二任父母。”这是我读李镇西老师的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的,李老师的文中没有教育的豪言壮语,也没有高谈阔论教育的真谛,他用学生的原话,真实的故事,真真切切地道出了什么是师爱,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读过李镇西老师的 《爱心与教育》后,我思索良久,他道出了教育的真性情,诠释了一个教育者的无私奉献,走进了学生的情感世界,搭建了一条老师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当一个好老师的基本条什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李老师的这句话深深印在了我的心里。学生们爱李老师,对李老师特别好,这是因为李老师付出的太多太多了,他每天给学生煮鸡蛋,试问有几人能做到?他爱学生的心赤诚可热,转化了一个又一个差生,也让我看到了转化后进生的艰难,真的需要李老师的爱心、耐心、信心。然而李老师却觉得自已做的还不够,他说道:“此起学生对我的感情,我欠他们的实在太多太多”。这是学生们的感恩哪,没有“恩”,哪有“感”,正是李老师的真心,才让学生跟他走的那么近,那么近。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同样,做一天、一时的好老师并不难,难的是像李老师这样每时每刻心中挂念着学生,充满对学生的爱护、关爱。李老师是有教育智慧和技巧的,更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正是由于他把爱献给了教育,搭给了学生,才换来的如此“成功”。

         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在读过之后,我的体会更加深刻。是的,正是因为一颗爱心才使我快快乐乐守在学生身边,也是我具备了一颗童心,随时随地在学生身边体会幸福与快乐,而童心也使我更近距离的接近学生的心灵,在学生心灵中写下美妙的诗句,互相传递爱心,传递幸福。

        素质教育的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就必然要面向“后进的学生”。教育者对“后进学生”的爱,绝不是为了追求某种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态的“平易近人”,而是教育者真诚人道主义情怀的自然流露,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与学生进行交流。正如同我们班的某个孩子一样,他家庭比较复杂,只有爷爷照顾他,平时孩子只想着画画,于是我便从孩子喜欢的学科—美术着手,慢慢地孩子开始和别人交流,也变得爱学习了!

        种种事例都让作为教师的我们明确,首先必须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尊敬、信任或崇拜的基础上接受老师的教育,学生受到的教育会更深刻,效果也更好!还应该努力和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正如李老师在书中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教育成功事例反复证明的那样:“师生间的感情,是教育成功的第一块基石。”而离开了老师的爱心,感情的建立便是无源之水。对于孩子,要教导他们,有时很困难,有时也很容易,只要真正爱他们,他们会爱你得更深、更真切。当爱存在与师生之间的时候,就无坚不摧。作为一个教师,当然需要渊博的知识,也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本领,但更需要爱。

        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决心做一名有爱的老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让智慧点燃智慧,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学生爱戴的老师和真诚的朋友。

00:00
02:19
阅读 27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