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有道,表达有法——记邱楚芳语文工作坊第二次研修活动

金刚完全小学
创建于04-11
阅读 312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知之愈明,行之愈笃。为探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观察学生课堂上的思辨表现,让工作坊的老师们从课例中感受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4月10日下午,金刚镇邱楚芳语文工作坊在金刚完小召开以“课堂上如何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明星完小的张玲老师带来了四年级第四单元课文《母鸡》的课堂展示。

        课堂上,张玲老师紧紧抓住作者情感变化这一主线,生动地引导学生感受老舍先生对母鸡的情感由“一向讨厌”逐渐发展为“不敢再讨厌”。 课堂一开始,张玲老师以老舍先生写给母鸡的“控诉状”为抓手,引导学生从课本上作者“讨厌”母鸡的事例中找出相关语句,抓住“嘎嘎”“细声细气”“颤颤巍巍”“欺侮”等词语,读出作者对母鸡的讨厌。在抓住“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这几个关键词语,找出相关事例,在对比中感悟“一个母亲就是一位英雄”,从而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

课堂结束后,老师们对课堂进行了细致的点评。

        何小童老师评价到:张玲老师的课堂气氛轻松愉悦,课堂上注重激励学生,及时评价学生,评价到位,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马小飞老师认为:张玲老师的课堂,注重带领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作者对母鸡由“一向讨厌”转为“不敢再讨厌”的情感线索。马小飞老师也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母鸡》这一篇课文中,如何才能保证训练学生思辨能力这一目标的实现呢?

        周婷老师针对观点的思考与表达,对张玲老师的课堂进行了点评。思辨性阅读要注重引导学生说出对作者、对文本的理解与思考,课堂上学生的口头表达基本上是书中的原文,缺乏一些学生自己的思辨。

        黎娜老师针对观点的思考与表达,对张玲老师的课堂进行了点评。张玲老师大方自如的教态、良好的教学素养,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她也提出了自己小小的建议:在体会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这些品质时,可以采取学生作批注再分享的方式,落实训练学生思辨能力这一目标。

        梁莎老师针对学生课堂与老师互动,对张玲老师的课堂进行了点评。张玲老师从“了解作者”、“控诉信”、寻找作者态度改变的原因这一流程来和学生共同学习《母鸡》这一课,课堂上师生互动良好,学生积极投入。张老师善于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

        最后,由坊主邱楚芳老师来进行点评和观点报告。

        邱老师提出工作坊的老师们要明辨思辨性阅读的概念,要清楚认识思辨的价值,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质疑、展开辩论等方法开展思辨活动。例如在执教《母鸡》这一篇文章时,可以采取开展辩论赛的方式,学生一方说出作者讨厌母鸡的原因和事实,另一方则说出作者喜爱母鸡的原因和事实,以课堂辩论的形式实现学生思维的碰撞和表达。

        教与研携手,思与学并肩。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交流思想,分享智慧,感受到了思辨的别样风采,感受到了教与研的真实意义。

编辑:黎    娜

一审:杨伟玲

二审:邱楚芳

顾问:张国光

阅读 312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