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
3月14日周四下午,我们和孩子们如期相约在社团教室。首先牛老师讲解了本节课的主题内容,我们在学生学习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基础上,一起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为下节课学习消化和吸收过程奠定基础。
人体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食物在消化道的不同部位分别发生怎样的变化?让我们从食物消化的第一站——口腔开始探讨。
教师分发馒头,请同学们仔细咀嚼、品尝,感受口腔中的变化。
【提出问题】刚开始咀嚼馒头的时候,并没有觉得甜,而细细品尝就能尝到甜味,这是为什么?馒头的变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作出假设】 学生大胆设想馒头变甜的原因:与牙齿的咀嚼有关;与舌的搅拌有关;与唾液的分泌有关;与三者都有关系。(教师鼓励学生拓展思维,作出不同假设)
【制订计划】学生分小组围绕所提出的问题和作出的假设自行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确定变量,讨论实验设计的可行性,并完善实验计划。
讨论以下问题:
(1)为什么要将实验装置放在37 ℃的温水中?
(2)在消化馒头的过程中,牙齿、舌、唾液分别起什么作用?
(3)细嚼慢咽和狼吞虎咽哪种进食方法更好?
组内成员分工合作,进行探究实验,填写实验报告,并讨论上述思考题。
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各组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小组进行分析,得出结论: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以及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表达与交流】组织小组派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并询问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不一样的小组有哪些。
学生尝试分析原因,教师对学生探究得出的结论作出合理的评价。
本节课的设计力求最大限度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概念解释为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利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命现象的能力。通过实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也逐步培养了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