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书育人和班级管理能力,不断用丰厚的知识来完善、充实自己,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博采众长,拓宽“活水”渠道,使大脑不断吐故纳新,接受活化新知。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让生活充满人性的色彩!
书是人类智慧的源泉,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不仅能够带给我们知识和智慧,还能带给我们力量和勇气,更能使我们认识自己、提升自己。
意识形态
5个微习惯,让你的校园生活越变越好
1.多和身边人分享美好
有句话说的好:“真正的美好不只在于你拥有多少,更在于你是否懂得分享。”我们在感受美好的同时,更要分享美好。
与身边人分享校园的美好,可以从点滴开始。清晨校园的第一缕阳光、学生的问候、工作上的进步……多和身边人分享美好瞬间,我们的校园生活会变得更加充盈、更加精彩。
2.设置必要的提醒
如今,校园生活当中很多任务都是并行的,稍不注意就容易忘记一些事。
好脑子不如烂笔头,无论是用笔还是手机,最好将待办的事项记下,并设置提醒期限。例如,重要的会议、回复重要信息等。每一件小事,看似微不足道,但当你真正把它们放在心上时,便会避免和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尴尬和麻烦。
3.提前做好准备
错误,往往会出现在我们手忙脚乱的时候。时间紧张、规划混乱、缺乏思绪……这些问题大多都是因为没有提前做好准备。
当我们充分准备后,再去直面眼前的挑战,能更加游刃有余、从容不迫。提前做好准备,用心去思考,用行动去实践。每一次的准备,都是一次对自我的提升,也是成为更优秀的自己的必经之路。
4.完成目标从微量开始
稳步前进的道路,需要认真安排每一天。把大的目标拆分,就像是将一座大山分解为无数块石头,可以消解我们面对“庞然大物”时的忧虑,也可以让我们鼓起一步一步攀登的勇气。
从现在起,完成目标从微量开始。每一个“微量”目标的完成,都是对自我能力的一次肯定,也是向最终目标迈进的一步。
5.带着笑意去生活
笑,不仅仅是一种表情,更是一种积极的态度。一味抱怨,事情反而会越来越糟;而笑,则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帮我们在困境中找到破局的方法。
简单的心境,才能拥有快乐的心情;带着笑意去生活,才能看见最美的风景。
教育教学
教师如何进行实践反思
虽然实践反思是教师丰富和完善实践性知识的基本途径,并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够自觉地开展实践反思。即使开展实践反思,教师也未必能够有效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换言之,教师在实践反思过程中还必须采取恰当的策略。笔者认为,教师实践反思的策略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恰当安排,撰写实践反思的频率
撰写实践反思是教师开展实践反思的一种重要形式。该形式不仅方便易行,而且能够通过记录,不断积累实践性知识。有研究者认为教师在每次教育实践之后都应该进行反思,在上完每节课之后都应撰写教学反思。在此建议下,一些学校管理者要求教师写教后记,甚至把教后记作为教案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不少教师对如此频繁的实践反思存在抵触心理,继而出现实践反思的形式化问题。这既与缺少实践反思的时间有关,也与缺少高质量的实践反思内容有关。
教师在坚持每周写一次实践反思的基础上可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当出现明显成功或失败的实践时,及时撰写实践反思。这样不仅有助于教师抓住自己专业发展的契机,而且有助于教师由于及时而能够更为准确地进行实践反思。
2.采取多种实践反思的手段
在中小学中,当说到教师进行实践反思时,人们往往就想到教师写教后记,这就意味着教师进行实践反思的手段主要是借助自己的记忆和记录。虽然该手段简便易行但它有多方面的不足。
其一,借助自己的记忆可能使教师在实践反思时遗忘一些内容。人的记忆具有选择性,即人往往倾向于记忆那些与自己的观念、兴趣、爱好相符合的部分,而把其余内容从自己的记忆中加以排除,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达到心理平衡。
其二,借助自己的记忆会使教师实践反思产生盲点。在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借助自己的记忆能够记起来的主要内容是自己的口头语言、自己的感受和学生的表现等。因为教师看不到自己的外表,所以教师几乎不可能记住自己的肢体表现。肢体表现又称为肢体语言,它在人际交流中具有重要价值,正如传播学家施拉姆指出的那样,“传播不是全部(甚至大部分不是)通过言词进行的”。
其三,教师借助自己的记忆所进行的实践反思可能会出现错误。常识告诉我们,人的记忆可能会出错,进而,在记忆础上,个人所进行的判断可能会出现错误。鉴于以上原因,我们认为,教师在进行实践反思时,需要采用多种实践反思手段。其中,比较重要的手段有以下两种。
3.重视实践反思后的行为跟进
在教育实践领域,许多教师能够认识到实践反思对于自身专业发展的作用。不少学校制定了相关制度,组织教师开展实践反思。然而,教师实践反思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是,教师为实践反思而实践反思,实践反思后将所得到的结果束之高阁。笔者认为,高质量的实践反思必须重视实践反思后的行为跟进,主要理由如下:
一方面,重视实践反思后的行为跟进是实践认识论的必然要求。实践反思是教师的一种认识过程。根据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论,首先,行为跟进是教师实践反思的目的。实践反思能够促进教师丰富和完善实践性知识,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然而教师实践反思的根本目的并不是自身的专业发展,而是改进自己的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行为跟进是教师检验实践反思结果的根本标准。通过思维的逻辑论证固然能够对认识结果的真理性进行检验,然而,真正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根本标准是实践。教师通过实践反思所得出的结论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只有将实践反思的结果进一步付诸实践,教师才能真正检验实践反思结果的真理性,才能够对实践反思的结果进行修正和完善。
最后,行为跟进是教师实践反思的动力。如果教师把撰写教后记作为实践反思的最终目的,那么,教师可能不会非常重视实践反思的质量。然而假如教师计划将实践反思的结果很快付诸行动,在实践反思之后很快进行行为跟进,那么,教师就会在实践反思过程中更加投人,因而就会获得更强的实践反思动力。有一些教师撰写教后记的动力不足,出现应付现象,这与忽视实践反思后的行为跟进有重要关系。
德育管理
班主任管班,要学会“借力
在班主任的工作中,管理学生是一项重要又繁琐的事情。为了更有效地管理班级,班主任需要学会“借力”,也就是借助外部力量来协助自己管理班级。
1.借助家长的力量
学生的违纪问题,班主任就可以借助家长的力量。对于一些小违纪行为,班主任可以在班内进行处理,但当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家长的配合教育。
班主任可以请家长到校沟通,这样既可以震慑学生,引起学生的重视,又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管理学生。
同时,家长的参与也能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重视和关心,从而更加自觉地遵守纪律。
2.借助学校的力量
家校沟通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时候,学生请假等情况需要家长提供正规假条,但有一部分家长可能就不愿意配合,不想到校请假,嫌麻烦。
这个时候,班主任就可以借助学校的力量,向家长解释学校的规定和要求,使其更加明白配合学校工作的重要性。
通过借助学校的力量,班主任可以更加有效地与家长进行沟通,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
3.借助科任老师的力量
在抓学生成绩时,班主任可以借助科任老师的力量。每个学生的学科薄弱点都不一定相同,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分包给相应的任课老师。
这样,任课老师就可以在授课过程中重点关注这些学生的表现,提供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而提高这些学生的成绩。
借助科任老师的力量,班主任可以更加全面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提高成绩。
总之,班主任要学会“借力”,善于利用各种资源和力量来协助自己管理学生,提高自己的管班效率。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让我们携起手来,发扬赵都人顽强拼搏,不断进取的精神,将“竞和教育”周周学深入开展下去,共同书写赵都小学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