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拜高禖:在我国的北方,三月三这一天,许多地方的人们,都会自发的去祭拜这位华夏祖先——轩辕黄帝,人们上香、行礼,曲膝跪拜、高唱颂歌,以此来表达对祖先的崇敬和感恩之心,并希望先祖能够保佑天地人和,家人幸福安康,日子顺顺当当,不得大病,没有小灾,每天都能快乐的度过。在古代,人们也会在这一天进行祭祀祖先的仪式,以表达对先人的敬仰和缅怀。
兰汤辟邪:有观点认为上巳节起源于周代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通过洗濯身体,来驱疫辟邪,除去旧年的不祥。
临水浮卵:中国江南地区有吃荠菜煮鸡蛋的习俗,民谚有“三月三,荠莱赛灵丹”“春食荠莱赛仙丹”的说法,均是古时临水浮卵祭祀活动的演变。上巳节的临水浮卵表达了人们祈求生育子嗣的美好愿望。现如今还有人们三月三会去挖荠菜来煮鸡蛋的习俗。
曲水流觞:曲水流觞古代官方和一些文人雅士的娱乐性活动。人们在水边祓禊后,坐在弯曲的水流两旁,把酒杯放在上游,让它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要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并赋诗一首,否则会被罚酒三杯。
踏青郊游:随着春天的到来,人们会走出户外,享受大自然的美景,进行踏青郊游,这也是上巳节的一大特色。
黎族传说:据说远古时代,人类遭受大洪灾,一对男女躲进葫芦瓜里,随洪水漂流到寥无人烟的海南岛。为了繁衍人类,在三月三日那一天,俩人对歌表衷情结成夫妻,繁衍了黎族的后代。黎族后人每逢三月三日都以各种方式纪念始祖的美满婚姻和繁衍黎族的功绩。
壮族传说:相传刘三姐是壮族的一位农家姑娘,善于自编自唱,用山歌唱出劳动人民心中的情感,揭露地主恶霸的罪行。地主恶霸对她又怕又恨,想方设法谋害她,致使她坠崖身亡。刘三姐离世成仙的日子正是三月初三,于是后人便在这天聚会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三月三,换单衫”:意思是到了农历三月初三,天气已然变热,人们都要换上单衣了。
“三月三,风筝飞满天”:在一些地区,放风筝是三月三的重要习俗,人们放飞五彩斑斓的风筝,寓意着将病痛和忧愁随着风筝一同放飞。
“三月三,百种土中钻”:意思是到了农历三月三,各种农作物都已播种下地了。
“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意思是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的日子,而三月初三则是轩辕黄帝的诞辰。
“三月三早看天,一年不用问神仙”:这句话告诉人们,在三月三这天,可以通过观察天气来预测今年的农业收成。如果天气晴朗,预示着夏季的小麦将会大丰收;反之,如果天气阴雨,可能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和收成。
“三月初三晴,遍地麦堆堆”:如果三月初三是晴天,预示着夏季小麦会有好收成。
“三月初三雨纷纷,六月初六湿龙袍”:如果三月初三下雨,预示着农历六月初六可能会下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六月初六有晒龙袍的习俗,如果当天是晴天,则被认为是比较吉利的。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