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丨平安人寿齐齐哈尔中心支公司提示您防范洗钱风险,远离电信诈骗

李永芹
创建于04-11
阅读 68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发展得如火如荼,诈骗洗钱手法也在“与时俱进”,以电信网络诈骗、直播打赏返现、AI换脸为代表的新型网络犯罪占比大幅上升,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今年“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不妨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来了解一下如何防范洗钱诈骗,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首先让我们来看几则案例吧!

案例一:电诈导致非正常退保


       张女士某天下午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称购买保险影响征信,需要按照指示进行操作,才可以给张女士恢复征信。张女士发现按照所谓的操作完成后,自己购买的多份保险退保了,随即立即联系银行咨询情况,银行工作人员提示是诈骗,在银行工作人员和保险公司的指导下,先进行了账户临时挂失、后到当地公安部门办理报案、最后向保险公司申请合同效力恢复。

案例二:直播打赏暗藏洗钱风险


       集资诈骗犯罪嫌疑人为转移隐匿犯罪所得,结识了网络直播平台主播李某等人,提出一个“双赢”的计划:用巨额账款在直播间内打赏,抬高李某等主播的人气和曝光率,李某等人事后再将收取的打赏钱款返还。事成后,李某等人还可从中收取佣金作为报酬。李某等人通过接受打赏后提现转账的方式,为上游犯罪团伙清洗转移赃款,并借助违法犯罪资金制造虚假流量,已被警方依法执行逮捕。


案例三:眼见未必为实?


       郭先生的好友突然通过微信视频联系他,称自己的朋友在外地竞标,需要430万元保证金,想借用郭先生公司的账户走账。基于对好友的信任,加上已经视频聊天“核实”了身份,郭先生在10分钟内,先后分两笔把430万元转到了对方的银行账户上。事后,郭先生拨打好友电话才得知被骗,原来骗子通过AI换脸和拟声技术,佯装好友对其实施诈骗。“当时是给我打了视频的,我在视频中也确认了面孔和声音,所以才放松了戒备。”郭先生事后说。


多方核实信息真伪:对于来电声称是公安、检察、法院、银行等的电话号码,务必多方印证,尝试回拨电话核实,防止犯罪分子利用改号软件等手法冒认电话号码。及时向本地的相关单位和行业或亲临其办公地点进行咨询、核对,不要轻信陌生电话和信息。

不出租或出借自己的身份证件、金融账户:身份证件、金融账户不仅是消费者进行账户交易的工具,也是国家进行反洗钱资金监测和犯罪案件调查的重要途径。出租或出借可能会导致他人盗用自己的名义从事非法活动,成为他人金融诈骗犯罪的“替罪羊”。

不要用自己的账户替他人提现:通过各种方式提取现金是犯罪分子最常用的洗钱手法之一。切记!金融账户将如实记录每个人的每笔金融交易活动,不要因碍于“面子”受人之托或受到利益诱惑,而用个人账户或公司账户替他人提现。

做好日常信息安全保护:提高防范意识,避免个人生物信息泄露。加强对人脸、声纹、指纹等生物特征数据的安全防护,对可能进行声音、图像甚至视频和定位等信息采集的应用做好授权管理。不给他人收集自己信息的机会,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让AI换脸诈骗远离自己。

举报洗钱活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有关主管部门举报洗钱活动,同时举报人的个人信息和举报内容将被严格保密。

图文来源:平安随行

阅读 68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