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历史文脉 扬传统文化——安源乐源学校三年级“遇见中国节”学科融合实践活动🌷

楚楚
创建于04-11
阅读 314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深厚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传统节日更是中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增进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加语文学习的乐趣和韵味,乐源学校三年级的同学们开展了一次以“遇见中国节”为主题的语文学科活动。通过动脑、动嘴、动手等方式,深入挖掘传统节日内涵,全面了解传统节日相关知识。

第一阶段:明确分工

        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节日进行探究,明确组内分工后开始行动啦!

第二阶段:搜集资料,汇报交流。

     大家进行深入交流,充分把收集到的资源进行整合,这样大家对传统节日更加熟悉了。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

      孩子们共同制作有关传统节日和代表节日习俗的手工品,一样样精美的手工背后承载着孩子们的用心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00:29

🌺 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隆重的节日,俗称新春、新岁、岁旦,又称为过年、年节、年岁等。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元夕、小正月、上元节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00:22

🌺清明节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00:19

🌺端午节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七夕乞巧节

     乞巧节,又称七夕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00:39

🌺中秋节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民间尚有“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重九”,因为在《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称“重阳”,又称“重九”。2006年,重阳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仅有精巧的手工,还有精美的手抄报作品,都是如此的吸引人眼球,孩子的手多巧啊!

      精致的作品,绚丽的画板,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孩子们,孩子们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本次“遇见中国节”语文学科活动孩子们分工合作,在合作探究中唤醒了孩子们心灵深处对传统文化的向往,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将在孩子们心中厚植并生根发芽。🌱🌱

图片:三年级全体语文老师

文字:廖玉

编辑:龙梦楚

审核:林晓霞、李姝

阅读 314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