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积极培育我校学生的科学素养、丰富学生生活,开阔学生眼界,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奥秘,切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走出校园,学习新知,感悟历史,体会文化的魅力,磨炼意志品质,培养学生探索求知精神。2024年4月10日,垣曲县城西小学三年级师生进行了参观自然科学馆和博物馆的研学活动。
出发篇
首先进行安全教育及注意事项,其次明确安全分工及研学旅途要求,然后由王燕燕副书记和鲁二飞副校长带队有序乘车出发,沿着亳清河东岸一直向北,春暖花开,香气四溢。
参观篇一----东风自然馆
东风自然馆位于新城镇左家湾村,占地面积1851.66平方米,是一家个人创办的自然科学类公益博物馆,也是我县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自然馆负责人吉红菊花费五年时间,收集晋南地区动植物标本,揭示自然的奥秘,展示生态界的独有链条,还原矿产的衍生过程。该馆以“解密自然”为主题,设昆虫展区、动物标本展区、植物标本展区、矿产展区,现有昆虫标本6000余件、植物标本600余件。
第一站:参观左家湾东风自然馆
自然馆解说员在昆虫展厅一告诉学生们:昆虫是一类节肢动物,具有三个体节:头、胸、腹。昆虫的体表被覆盖着外骨骼,保护其内部器官。大多数昆虫有六只腿,但有些昆虫如蚂蚁和蜜蜂不仅有六条腿,而且还有一对触角。昆虫是自然界中重要的分解者,它们帮助分解与降解死物体。昆虫的翅膀质地可以很柔软,但也可以坚硬如壳。昆虫是许多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昆虫的嗅觉非常敏锐,它们能够闻到一些人类无法察觉的气味。
在昆虫展厅二解说员告诉学生:蝶,通称为“蝴蝶”,是一种昆虫。全世界大约有 14000 余种,大部分分布在 美洲,尤其在亚马逊河流域品种最多,在世界其他地区除了南北极 寒冷地带以外,都有分布,在亚洲,台湾也以蝴蝶品种繁多著名。垣曲县也有分布,蝴蝶一 般色彩鲜艳,翅膀和身体有各种花斑,头部有一对棒状或锤状触角(这是 和蛾类的主要区别,蛾的触角形状多样)。最大的蝴蝶展翅可达 24 厘米,最小的只有 1.6 厘米。大型蝴蝶非常引人注意,专门有人收集各种蝴蝶标本。
蝴蝶是属于完全变态类的昆虫,它的一生具有四个明显不同的发育阶段:(1)卵期(胚胎时期);(2)幼虫期(生长时期);(3)蛹期(转变时期);(4)成虫期(有性时期)。四个发育阶段,周而复始形成一个生活圈,亦名一世代。
解说员先讲解如何制作昆虫标本,再动手示范,最后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一个蝴蝶的标本。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的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探索、动手实践,主动探究科学的欲望,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树立探究自然科学的梦想。
参观篇二---垣曲县博物馆
第二站:垣曲县博物馆
垣曲县自然博物馆是山西省唯一的一座县级自然博物馆,以历山原始森林和我国第三大铜基地为依托,建起了规模较大的植物、动物、矿产标本展室。开办了“舜王故事展室”,是垣曲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馆长给孩子们讲述:蜂的特点、野猪的撩牙、苍鹰的利爪、垣曲县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娃娃鱼,俗称大鲵。它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
党支部王燕燕副书记给孩子们讲解:垣曲县主要的矿产资源,垣曲已探明矿产资源多达46种,位列山西之冠。其中,铜矿储量5亿吨,居全国县级第三,金属镁的主要原料白云岩储量10亿吨,居全国县级第二,北方铜业是华北地区最大的铜生产企业,至今已累计产铜500多万吨,金锭11.25吨,银锭330.14吨,钯金1吨,铂金1吨,硒350吨,碲100吨,硫酸镍1500吨等,为国家贡献了数千亿元的财富。垣曲是名符其实的“铜镁之都”。
“世纪曙猿”化石,发现于垣曲县黄河北岸的寨里村,距今已有约4500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王景文、童永生、黄学诗3位研究员和美国的玛丽·岛森、克里斯托弗·毕而德两位博士认为,山西垣曲世纪曙猿的发现,推翻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论断,把类人猿出现的时间向前推进了1000万年,垣曲成为迄今为止世界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发源地。从猿人、古人到新人,一路摇曳走来,延绵至今。这里是垣曲,这里是人类的起源!
学生了解一批科学家院士和专家、学者:王景文、贾兰坡、吴新智、郭建葳 、童永生、 邱中郎、李传羹。要想做一名优秀的科学家,要在小学就打好基础,学好科学、认真学科学。
感悟篇
通过本次科学自然馆和博物馆研学活动,孩子们边参观,边记录,受益匪浅。欢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自然馆和博物馆的奥秘还需要我们以后再深入探索。了解了昆虫的奥秘、动物的特征、体验了自然的神奇与奥秘,激发了孩子们对自然探究的兴趣,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让探索科学、亲近自然的种子在同学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经历是最好的学习,研学是最美的相遇。一段旅途的结束是另一段旅途的开始,我们相信同学们在接下来的校园学习生活中,会继续努力学习,书写更辉煌的篇章,树立科学探究意识、并进行科学探究行动,立报国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