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成果展示  助力实践课堂
——吴丽萍名师工作室承办广昌县名师“送课到校”2024年度第二次教研活动

33
阅读 251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沐教研春雨,开素养之花

人间最美四月天,春花烂漫绽新颜

春雨淅沥润人心,勤奋耕耘助教研。根据县委、县政府“强师提质”指示要求以及县教体局《关于做好2024年度春季学期全县“名师带学科”教研活动的通知》(广教体字〔2024〕33号)安排,为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以研促教,共同成长,2024年4月12日,迎来了由广昌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主办,广昌县塘坊镇中心小学、广昌县小学数学吴丽萍名师工作室、广昌县心理健康邱国生名师工作室共同承办,抚州市李锦龙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协办的广昌县名师“送课到校”2024年度第二次教研活动。县教研室主任刘小毛,教研员张先庆、李锦龙以及全县各校50余名小学教师怀揣着对广昌教育的希望与教研的热情共同参与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分学科同时进行。数学教研以“小学数学实践课堂成果展示环节教学策略探索”为主题,按课例展示、名师讲座、教学研讨和活动仪式四大版块依次进行。

同课异构 共展风采

本次课例展示采取同课异构的形式进行,内容为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测量》一课。

第一节课由塘坊镇中心小学刘木强老师执教。刘老师通过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为所学知识做铺垫;接着以“石块”引发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不规则物体?”“它们有体积吗?”“怎么测量它们的体积?”,从而引入课题;紧接着,刘老师生动地演示了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过程,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积极思考其他测量方法,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实验,测量石块、西红柿、橘子、苹果、土豆等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在成果展示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利用自制教具将实验过程形象又简易地进行呈现,引导学生发现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成上升部分或下降部分水的体积,掌握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与计算方法。

第二节课由小学数学吴丽萍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胡瑶老师执教。在这堂课上,胡老师借助“实践性作业单”,大胆鼓励学生在“五步探究法”的指导下自主深入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亲身投入,还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积极尝试测量石块体积,并从中归纳总结出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感悟到“转化”这一数学思想。

第一步,明确任务。通过“魔方变形”引出不规则物体,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在测量石块的体积过程中,归纳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第二步,尝试学习。教师出示《乌鸦喝水》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与交流“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测量石块的体积?”小组内交流后,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

第三步,学习方案。在实践探究前理清探究思路,明确实践步骤,了解注意事项,保障自主探究顺利进行。

第四步,实践探究。胡瑶老师精心设计了四个任务并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尝试完成任务。1.议一议:小组内讨论准备怎样测量石块的体积;2.做一做:根据讨论的方法,选择工具,测量出石块的体积;3.记一记:用文字、画图、算式等方式记录测量石块体积的过程;4.想一想:这种测量方法需要注意什么?一个个任务犹如思维的台阶,引领学生在测量石块的体积中归纳出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第五步,成果展示。在胡瑶老师的精心策划下,信息技术被巧妙地用作辅助工具,胡老师利用手机同步投屏技术,有顺序、有目的地实时展示了学生测量石块体积的过程,抓住学生的课堂生成拍照投屏。展示过程中,胡老师不仅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而且紧扣教学的核心难点。当学生汇报将石块体积转化为水的体积时,胡老师敏锐地追问:“是转化为哪一部分的水的体积?”这一及时的提问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并集中关注于理解石块体积是如何转化为溢出的水或上升(或下降)水的体积。

通过这样的引导,胡老师帮助学生们认识到,无论是哪种方法,本质上都是在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问题转化为可测量的规则物体的体积问题。这不仅是对测量技能的实践,更是对转化思维的深刻体验。整个成果展示环节不仅高效,还充分体现了胡老师在教学中的细致与巧妙。

名师讲座 引领成长

课堂观摩结束后,吴丽萍名师带来了精彩的讲座《在成果展示中碰撞智慧的火花--小学数学实践课堂成果展示环节教学策略探索》。她以工作室上学期的教学案例《百分数的认识》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实践课堂中成果展示的实质、前提、形式与内容。

紧接着,吴老师结合本次《有趣的测量》课程的打磨过程和设计,围绕“如何让成果展示更为高效”这一点,她与在座的教师们交流了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心得:1.教师有目的,有顺序地选择学生成果进行展示;2.规范流程,引导互动;3.用信息技术辅助成果展示;4.紧扣教学重难点,适时追问;5.在成果展示中适时归纳等。

成果展示的不仅仅是过程、步骤、答案,更重要展示的是思想的体操,是方法的集结,是探寻真理的心路历程。成果展示也是一个动态的、多元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长期地对学生加以指导和培训。

通过吴老师的讲座,与会的教师们不仅获得了宝贵的指导,也受到了启发,更加明白了如何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有效地运用成果展示环节,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 


研讨交流 碰撞思想

讲座后,小学数学教研员张先庆组织参会教师进行研讨交流。首先两位执教教师分别阐述了课例的设计思路。然后,参会教师分成五个小组围绕教研主题从“主题感受”“优点体现”“教学建议”“学习行动”四个方面先在小组内先进行思维碰撞。各小组人员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积极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收获与思考。

在集体交流环节,五个研讨小组组长从不同观察点分享了他们的收获。

第一组聚焦“成果展示”。刘木强老师在成果展示环节,学生上台口头汇报实验过程,教师以自制教具进行演示,直观形象地使学生看到石块的体积也就是上升部分或水降部分水的体积。但在几种方法展示后,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归纲提炼,发现这几种不同方法的共性,感悟数学思想。胡瑶老师则是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展示,一人汇报一人操作,教师再借助信息技术将学生的实验过程实时投屏到电脑上,这一做法很直观,较好地吸引台下同学的注意力。在多种方法展示后,能适时归纳、提炼,帮助学生从掌握方法提升到感悟数学思想。如果教师能在学生汇报后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总结出实验过程注意事项就更好了。

第二组聚焦“学习效果”。在刘木强老师的这节课上,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的演示后能够用升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而且通过可漂浮的不规则物体,学生在实践中懂得要让所测物体完全浸没水中,但测量方法不够多样。胡瑶老师则是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去测量,并积极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去测量,最后学生呈现的测量方法多样,思维得到发展。但因所测量物体都是石块,导致学生缺少测量可漂浮不规则物体体积的经验。

第三组聚焦“学生主体”。今天两位老师都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都安排了十余分钟的自主探究时间和成果展示时间,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与交流讨论,参与度高,积极性也很高,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到体现。但刘老师的课堂上用“先教后学”的方式,学生主体性的体现稍有欠缺;而胡瑶老师则采用“五步探究法”引导学生在合作实践中先学、先摸索,到成果展示时教师才进行点拨、提炼,学生主体性的体现更为充分。

第四组聚焦“学习条件”。1.教学工具的运用对实现教学目标至关重要。刘老师和胡瑶老师都为学生提供学具,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尤其是刘老师提供了多种不规则物体,更贴近现实生活。胡瑶老师则精心设计实践性作业单,让学生在“实践性作业单”这一工具下经历“五步探究”过程,达成教学目标的同时积极探究经验;而且,胡老师注重将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利用手机同步投屏技术,实时展示学生测量石块体积的过程,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便于他们观察和比较不同实践操作的细节,从而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2. 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表达个人看法。胡瑶老师利用小组加分的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议在课堂上,可以再多一些如“你的想法很有创意”或“你真的很善于思考”等鼓励性和表扬性的话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五组聚焦“教师主导”。1.两位老师都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引导学生走出困境。比如胡瑶老师在学生看完乌鸦喝水的视频后,利用问题“为什么水会升高”给学生搭了一个台阶,引导学生迁移发现测量石块体积的方法。又如刘木强老师,在学生回答将水果榨成汁来测量水果的体积时,及时提醒学生要在不破坏物体的完整性的前提下去想办法测量体积。2.设计关键问题串,让学生地思考和探究层层递进。比如胡瑶老师的课上,“观看《乌鸦喝水》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测量石块的体积?”“这种测量方法需要注意什么?”“这些测量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呢?”等等问题,语言精炼,直击知识本质。3.作业单设计,学习流程层层递进,每个环节任务明确。胡瑶老师的五步探究实践性作业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地位,让学生乐于参与,学习轻松,整堂课学生有事可做,课堂成效显著。

在讨论实践性作业的设计时,刘主任着重强调了精心设计学习方案的必要性。他特别指出,设计的实践步骤不仅要促进学生根据学习方案展开活动,更要搭建起促进思维发展的阶梯,引导学生通过这一系列构建的学习台阶去探索问题的解决过程,而不仅仅是简单地模仿老师的示范。 

活动仪式  颁发证书

研讨结束后,承办学校塘坊镇中心小学校长易小星致欢迎词,他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将会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校本教研工作,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实践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水平。

县教研室主任刘小毛对教师们提出以下几点要求:1.认真学习新课标,落实实践育人;2.开展学科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3.充分利用好实践性作业单,开展自主合作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4.充分抓住教学生成,开展教学活动,提升教学效益。

教研员张先庆老师对活动后的相关工作进行了布置: 1.积极在线研讨名师理念,分享自己的收获,丰富实践教学理论体系;2.开展主题校本教研,传播名师理念,带动学科教师成长;3.日常教学践行名师理念,开展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素养。

最后,活动仪式上为名师和承担本次公开课教学的老师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这不仅是一句箴言,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坚定的信念。每一次的教研活动都为我们打开了新的视野,尤其是在反复的磨课研讨和课堂实践中,我们对实践课堂的“五步探究法”有了更加明确和深入的理解。在实践课堂教学改革的道路上,我们工作室将持续携手并肩,不断探索新的领域,勇于实践新的理念,积极创造新的成果。相信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旅程中,我们将能够欣赏到更多教育的美丽风景。

阅读 251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