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清明,传承文化

瑞雪飘香
创建于2024-04-10
阅读 136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虞城具实验小学六(8)班实践特色作业展

      最美人间四月天,春寒散去又清明。“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本为节气名,也是重要的传统节日。为了更好地让孩子们了解清明传统节令,传承民族文化,我们设计了“品味清明,传承文化”实践性特色作业,孩子们把学科知识融入到生活中,了解清明节日的文化内涵,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

      趁着清明假期,在任务驱动下,孩子们查找资料,用导图梳理清明节的相关内容,留下一幅幅清晰美观的“清明”知识思维导图。孩子们还走进生活,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或去祭奠逝去的亲人,或在回忆与亲人美好的过往点滴,用手中的笔写下了饱含深情的文字,真情自然流露。

   任务一:我用思维导图绘清明开眼界。

        画清明节的思维导图,是一种手心脑共同参与的深度学习。可以和小伙伴说说心中的清明节、读读清明节的故事、画画清明节,从节日的简介、来源、习俗、相关的名言诗篇等角度,绘制清明知识思维导图并借助思维导图向身边人讲讲清明节。

   任务二:我用细腻笔触描绘难忘深情。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请围绕“清明”写一篇作文,要求:语句通顺,内容具体,能表达真情实感。题目自拟。

                   又是一年清明到

                    六(8)班张梓偌

        又是一年清明到。风起了,花落了,花瓣纷飞,飘落于水面之上。一片、两片、三片……小小水波荡起,晃得水中倒影不稳,我盯着水面,视线模糊了……

        我还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最爱随妈妈一起到外婆家。外婆家那里的环境很美,大片的柳树、河流,小鸟儿会在枝头歌唱,流水会在桥下流淌……一片安静详和。每次去那里,我都会看到外婆那布满皱纹却满含笑意的面容,总会看听到她那喜悦的声音,待我坐到屋中后,外婆就会从柜里拿来好些水果零食,都是给我的。

         外婆还会在院中与我说话,说一些我更小时候的事,说那时小小的我怎样的不老实,怎样的动不动就哭。听完后,我都会扭过脸,让外婆别说了,我尴尬。外婆还会与我讲起我母亲以前的小事,这东西我可听得不亦乐乎。缠着外婆让她多说点,有时她还会分享着自己身边的趣事,比如谁家发生了什么喜事儿,哪些亲家的小孩与我年龄相仿,每一次外婆都能给我说上好久——尽管好多时候我都不懂。

        外婆还有一大爱好,那就是养花。听母亲说在她小的时候外婆就开始养花了,而且惜花如命。如果有人折了她的花,外婆就会生气好一段时间。还记得我小时候无意间对外婆说:“外婆,那花好漂亮,我想要。”我的话音刚落,外婆就毫不犹豫地走上前去摘下一朵玫瑰递给我,还会笑呵呵地说:“乖,这朵怎么样,喜不喜欢?”那时的我总会点头,笑着对外婆说:“喜欢,喜欢……”长大以后才明白,那不仅仅是一朵花,还包含着外婆对我浓浓的爱。

      每当我受委屈时,独自一个人在哭泣,外婆总能找到我,她会一把把我揽在怀里,抹去我脸上的泪水,轻声哄我:“乖,不哭了,不哭了。”在我夜里睡不着觉时,外婆还会在院子里陪我数星星,会把小小的我抱在腿上,一边望着天上的月亮,一边给我讲故事……

        思绪渐渐回笼,我看着蹲在地上哭泣的母亲,望着外婆矮矮的坟墓,泪水在眼眶中打转转儿。我想我再也看不到外婆的笑容了,再也闻不到那沁人心脾的花香了,再也没人在我伤心时安慰我了,再没人能陪我在院中赏月看星了……朦胧间,我仿佛看到了外婆的身影,她的笑容依旧是那样温柔慈祥。

       又是一年清明节,人们会祭祖思亲,会泪流满面、无比伤感,而我突然间有了一点儿感触:人,或平淡一生,或耀眼无比。耀眼无比固然好,平凡平淡的人也会给身边的人带来不可替代的温柔。外婆,愿您在另一个世界平安喜乐。

                    清明怀想

                六(8)班 李佳倍

        像一片飘飞的杏花,如一阵绵绵的细雨,清明如约而至。是坟上新培的泥土,还是祭奠时袅袅的轻烟?是踏青时清脆的笑声,还是孩子们吹响的柳笛?清明真是个特别的日子。

       当春天的风吹过窗户,发出呼啦呼啦的响声;当清晨的一缕阳光,射进我的房间;当鸟儿在阳台边唱出悦耳的歌,我睁开蒙眬的双眼,起床、洗漱、吃饭,便默默地来到阳台边,向远处眺望,往事的幻影不觉涌上心头………

       在我的记忆中,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是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点,也是传统节日,又称行清节等。清明节总带着一种哀伤,在这一天,我想起了您——我亲爱的姥爷,那个总是带着慈祥的笑容和无尽的爱意的姥爷,如今用另一种形式默默地守护着我,守护着我们全家。

        小时候每次来姥爷家,姥爷总会以开玩笑的口吻说:“哟,大美女来了……”每次听到这话,我总会生气地缠着妈妈说:“我不想待在这儿了,我想回家。”妈妈也只是莞尔一笑。有时吃过丰盛的菜肴后,大人们围在一起聊天,而我则坐在沙发上,姥爷就坐在一旁的躺椅上,我俩一块做着那些滑稽的表情。姥爷那表情总是让我忍不住笑出声,于是慌忙拿起姥姥的手机拍下来,把那一刻定格住,把这些美好的时光留下来。我原以为我们会一直这样停留在爱的时光中,但姥爷还是在饱受了病痛折磨后,永远离开了我们。

        我有时会想,如果当时懂事一些,也许和会和姥爷在一块练习毛笔字,也能写一手像姥爷那样的俊秀清逸的字体;也许会和姥爷在一起吹竹笛,那悠扬婉转的琴声回荡在整个院落,当我无聊时,我也许会和老爷在一起,交流三国演义或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他生前是那么了解这些故事,可姥爷却换了种方式陪伴我们,而我却无法真正的和姥爷在一起学习交谈了,再也无法见到姥爷的音容笑貌,再也无法听见他的声音,再也无法拥有和他在一起的快乐。

       我多么希望时光可以永远停留在和姥爷在一起的日子,我会珍惜那些温馨的时光。而我现在也会一直想念姥爷,也希望他在另外一个世界能够健康快乐的生活。

        一年一年的清明,一岁一岁的牵挂,一次一次的思念,一秒一秒的记忆,就让那些弥留在岁月里的心结和悲伤,飞上云端,随风儿一起慢慢飘散吧。

                          清明

                  六(8)班 曹雨菲

       有人喜欢热热闹闹的春节,有人喜欢粽叶飘香的端午节,还有人喜欢阖家团圆的中秋节,然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带着浓浓哀思的清明节。

       听爸爸说清明节大有来历呢!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的妃子为了让儿子继位设计陷害太子重耳,为了躲避祸害,重耳流亡出逃,有个叫介子推的多次救过重耳,后来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封赏了那些与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唯独忘了介子推。当他突然想起旧事时,差人请介子推上朝受封,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都不下来,重耳亲自去请,介子推便躲避上山。重耳为逼他下山,便三面点起了火,只留一面山路,介子推最后被活活烧死在山上。为了纪念他,就决定将这一天不能用火,只吃冷食,以此来祭奠介子推。但怕老弱耐不住寒冷,就组织了春游等户外活动。

        阴雨绵绵,雨水滴滴,而我的思绪早已飘向远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连绵不断的春雨勾起了我心中的诗句,这让我想起了我逝去的亲人——我那善良的奶奶。她在七年前去世了,那时的我似乎什么都不知道,尽管已经过去了7年,但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在我的记忆里,奶奶是一个很好的人,总是给我买好吃的。他她是一个好人,一个醇厚善良、和蔼可亲的好人。但是天公不作美,让如此的好人却有了一个残忍的结局——癌症。等发现时已是晚期,那时的她吃不下饭,喝不下水,脸色憔悴,使原本就瘦弱的身体更加的虚弱了,好像马上就要消失一样。从商丘到郑州,从郑州到商丘,来来回回穿梭在医院里,不知折腾了多少回,可最终也没能挽回她的生命,也许是天公不忍她就这样伤痛地离去吧,在奶奶生命垂危的最后时刻,她还见到了她刚出生的孙子,只可惜她的宝贝孙子再也见不着奶奶了。

        在奶奶的葬礼上,5岁的我并不知道人间的悲痛,眼看着大家在祭拜,我却没什么感觉。当我看看爸爸那一刻,我震惊了,平日里喜笑颜开的大个子,而此刻正跪在大家伙面前,抱着他母亲的黑白遗像,哭得像个孩子一样,没有形象,似乎要把全天下哀伤之事哭个遍。我心头一阵刺痛,突然间好像明白了什么,我再也见不到她的音容笑貌了,再也看不到那个和蔼可亲的老人了。我终于明白了:有些人失去了,就不会再拥有;有些事过去了,就不会再重现。不要等到失去时才想要挽回,以为时已晚。

        清明节是纪念已故亲人,为他们上坟扫墓的日子。以前家人总说我小,每次都不让我去。今年长辈们终于同意了,让我去给奶奶扫墓。清理节前的那个星期天天刚蒙蒙亮爷爷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开车回老家,车上静悄悄的,没有人说话,我偷偷的敲响爸爸和爷爷他们都在悄悄的抹着眼泪,我想他们一定是想奶奶了,我也很想奶奶,大约半个小时以后,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爸爸把一些供品拿出来,摆在坟前,苹果、香蕉、豆腐……还摆上几个酒杯。爸爸用火点燃了一挂鞭炮,也许是告诉奶奶我们来看她了吧。放完炮爸爸拿着铁锹往坟上添土,这就应该叫上坟吧。妈妈和爷爷在奶奶的坟前开始烧纸钱,我也被叫去和他们一起,一边烧一边念叨着:我们来看你了,我们来给你送钱了,你在那边要好好呀,你要保佑咱们家平安,把钱收好……妈妈和爷爷一边念叨着,一边流着泪,我也情不自禁跟着哭起来。我的眼前浮现出一幕幕往事:以前奶奶每天起来送我上学,下午放学接我时总爱给我买糖葫芦吃,给我讲故事听,陪我玩游戏……奶奶您在那边还好吗?我好想你呀。明年清明节,我还会来看您的。

                  那个清明节

                六(8)班  陈奕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节,这不仅是一个草长莺飞,春光徜徉的时节,也是一个追悼逝去先祖的日子。

        那个清明节,天阴沉沉的,还下着蒙蒙细雨。以前我总是讨厌去扫墓,可今年却不同。我和妈妈走在一起,她撑着伞,一路上我们默默的没有发出声响?几个长辈将带来的酒、水果各种供品摆放好,将那些纸钱焚化,让它随风飘动,如白蝴蝶一般。

        我望向了那个坟墓,愣愣的出神,想着那个人,那天事,那个晚上。那天妈妈急匆匆接我放学,眼里泛着泪光,说话也有些结巴,一种不祥的预感渐渐升起。回到家里,我看见一群人正聚在院子里?穿过人群,我看到了屋里摆放着一张床,床上躺着一个人,我扔下书包,快步跑上前去,紧紧地握住那个人的手,失声痛哭着。我将头埋进他的怀里,他也有气无力地回应着我。我看着看着,突然,他的手落下来,我不知所措冲出屋大声喊:“医生,医生呢?”可是已经无力回天,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沉郁下去,而那个人的生命正在无可挽回地消逝了。

        不知何时一阵烟尘把我从记忆中拉回来,我猛然发现这烟一直往我这儿飘,无论我走到哪里,他仿佛都在追随着我,好似想拥抱我。是他回来了吗?应该是回来了吧。不知何时,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我望着那座坟,在外人眼中,这是一座普通的坟墓,可那座坟中却埋着我最亲爱的人——我的爷爷。我望着那座坟,望着望着,泪水再一次模糊了我的眼睛。

       正如佳倍在作文中所写“一年一年的清明,一岁一岁的牵挂,一次一次的思念,一秒一秒的记忆,就让那些弥留在岁月里的心结和悲伤,飞上云端,随风儿一起慢慢飘散吧……”

       在这样的节日里,让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去记录,去缅怀,去感受……

阅读 136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