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的教学都是新的开始,每一次的教研都是对未来的探索。4月8—10日,知名教育学者房超平校长来到海南省国兴中学指导,我们有幸邀请房超平校长听课评课,他们将与我们一起分享宝贵的经验,共同点亮化学教学的新篇章。
一、说课环节
黄英老师由研究未知物A结构引入,从燃烧法测出元素比例,到由相对分子质量求出分子式,确定结构,引出需要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利用一种物质贯穿全课内容,逻辑清晰。
房校长对本课提出了建议,建议黄英老师对最简式概念的衍生进行说明,最简式和分子式的区别可以进行辨析,可以对x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法为什么可以测分子结构进行归纳对比,结合科技前沿说明是否还有新的仪器可以测分子结构。
二、讲课环节
黄英老师设置问题链,学生小组讨论用什么试剂检测二氧化碳合理,学生回答后,黄英老师引导,学生发现使用浓度大的氢氧化钾溶液代替氢氧化钙溶液更合理。
经过讨论,同学们总结归纳燃烧法的一般步骤,对照李比希仪,明确各部分作用,并进行了模型应用。
同学们经过计算,得出未知物A各元素比例C:H:O=1:2:1后,黄英老师制造认知冲突,常温常压下物质A是液体,甲醛是气体,如何知道分子式,引出历史上用相对密度法测定分子式,随着技术进步,用质谱法测量相对分子质量,学生应用图谱信息计算了未知物A的分子式。
知道分子式,能写出未知物A的结构式吗?学生尝试,发现问题,可能存在着多种结构,因此需要使用红外光谱来确定结构,学生发现还剩两种可能的结构,由此需要采用核磁共振氢谱法。
学生通过阅读核磁共振氢谱的原理,应用核磁共振氢谱得到了有机物A的结构。黄英老师介绍了青蒿素结构的发现,也是经历了漫长艰辛的过程,同学们对中国科学家的事迹感到了自豪。最后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
三、评课环节
针对黄英老师的课,房校长给予了自己的经验,对黄英老师提出了建议:激发兴趣,产生认知冲突,能让学生获得高峰体验,获得成就感。
第一,要设计出学生获得高峰体验的环节,要让学生说出这节课收获最大的是什么,要紧扣有机物研究的一般方法,可以不讲太多记忆性的内容,记忆性的内容可以通过练习不断深化,处理要抓住把知识链条说清楚,可以课间找上层中层和下层学生各一名,说这节课收获最大的是什么,如果上的更好应该给哪些建议,学习动力甚至比学习能力更重要,抓住一切机会自我成长。
第二点建议就是自我反思后要学习,需要踏实回顾教育学理论,听同龄人的课,把想的东西在课堂上勤奋实践。房校长还介绍了洋葱管理法,最好的管理方法是不完成任务,学生会自己觉得内疚。
最后,房校长还建议做预备知识的题目,限定在三五分钟内,建议设计成三条练习或者作业,在上课前一天收上来。非逻辑性的东西,在课堂前作为预备知识题目。
曾垂云老师肯定了黄英老师设计思路流程,建议可以将课堂上一些生成性的,有价值的内容适当在课下讨论。
陈艳华老师先高度肯定了黄英老师,建议把思维导图将PPT上内容移到黑板上,逐步生成。
谢叶老师关注到了教育的导向重在育人,要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房校长做出了补充,要从解题到变成解决问题,要关注社会生活的热点事件,要看课标,高度重视课程标准。
本次教研活动,我们将聚焦于如何抓住关键的问题和重点,注重概念的“前世今生”,让我们在名师的引领下,不断前行,不断进步,为学生们打造一个充满激情与发现的化学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