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至今,越剧火了!
首先从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越剧特别季”开始,好听好看的越剧唱段越来越多,涌现了众多优秀的青年演员。
然后是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创新的“新国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点亮了越剧这个百年剧种。年轻人的眼里忽然一亮,“原来戏曲这么美”;网络上称之为“泼水的富贵”;《新龙门客栈》一票难求,观众踊跃,场场满座,盛景非凡。
当红尹派小生陈丽君和吕派花旦李云霄更是火爆出圈,“君霄组合”有着青春的活力,靓丽的扮相,清脆的嗓音,新颖的表演,她们对唱的《梁祝·十八里相送》片段,陶醉了全国各地无数戏迷。
“君霄组合”不是一蹴而就的。她们有唱戏的天分,但更多的是台下多年的刻苦练功玉成了她们今天的成果。在浙百剧团内部,陈丽君的绰号叫“陈杰出”,李云霄叫“李优秀”。1992年出生的陈丽君被称为“练功房女孩”,她常因为“太拼”,把自己搞得伤痕累累;每场演出她都全情投入,从不敷衍。1993年出生的李云霄除了在团内练功,还利用假期自掏腰包向秦腔名家齐爱云老师学习水袖;原来是水袖甩她,现在是她甩水袖,舞台上收放自如、得心应手、叹为观止、美不胜收。
越剧诞生于1906年,发源地是浙江嵊州,走红于上海,是中国第二大剧种。
老一辈越剧艺术家为越剧改革和流派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
袁雪芬是越剧界的第一代宗师,是卓越的领军人物。她从1942年开始带领越剧界姐妹们发起了越剧改革。革除陈规旧习、上演健康新戏、聘请专职编导;表演上借鉴话剧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并吸收昆曲的舞蹈身段;音乐上将“四工调”“尺che调”“弦下调”打造成越剧三大主调,形成现在曲调优美,唱段抒情,表演真切的唯美典雅的戏剧艺术。
新中国成立后越剧界面貌焕然一新,越剧改革的成功,逐渐形成融编、导、舞、音、美为一体的艺术体制。
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越剧形成了异彩纷呈的众多流派。被公认的越剧主流流派有十三个,它们分别是:
旦角(7派):袁(雪芬)派、傅(全香)派、戚(雅仙)派、王(文娟)派、金(采凤)派、吕(瑞英)派、张(云霞)派。
小生(5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徐(玉兰)、陆(锦花)派、毕(春芳)派。
老生(1派):张(桂凤)派。
当然,还有老生徐(天红)派、老生商(芳臣)派、老生兼花脸吴(小楼)派、老旦周(宝奎)派,以及“生旦俱佳”的竺(水招)派……数不胜数。它们各具特色,生生不息,使越剧充满活力,繁花似锦。
解放以后,老一辈越剧艺术家排演了一大批新剧目,如《梁祝》《西厢记》《红楼梦》《追鱼》《柳毅传书》《祥林嫂》《何文秀》《沙漠王子》等等,这些剧目迷倒了全国的戏迷,它们是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改革开放以后,原生代越剧演员登上了舞台。
原生代越剧演员迎来了越剧的春天,开创了文革后的越剧新天地。
“十年文革”动乱,越剧界一片荒凉,演员青黄不接,艺术冰消云散。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率先异军突起,大力培养戏曲新人。它们排演的大型古装戏《五女拜寿》(编剧:顾锡东;导演:张骏声(执行)、於爱如、王世菊;作曲:樊润河、何直伟;舞美设计:罗志摩;服装设计:余芳;化妆设计:蓝玲)在全国公演,盛况空前,轰动一时;并拍成彩色戏曲艺术电影。越剧后继有人,诞生了“五朵金花”(年龄以1983年计算):茅威涛(21岁,尹派小生)、何英(21岁,傅派花旦)、董柯娣(23岁,张派老生)、何赛飞(21岁,张派花旦)、方雪雯(17岁,范派小生);浙百一共有28位原生代演员。
在这批原生代演员中,茅威涛老师很突出,她有志向、有思想,提出传统戏剧要与现代审美结合,打造百姓喜爱的文化消费方式。她先后排演了《孔乙己》《陆游与唐琬》、新版《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新剧目。尽管她的某些想法和做法有人提出异议,比如她提出越剧要走音乐剧的道路,不少人感到疑惑。但应该允许试验,允许实践。比如《新龙门客栈》吸引了众多观众,打开了戏剧不景气的局面。
赵志刚是一位出类拔萃的男小生(尹派),八十年代风靡上海,有“越剧王子”美誉,是越剧男女合演的成功范例。他表演的《何文秀》《沙漠王子》经久不衰。
方亚芬(袁派花旦)人称“芬芬公主”,又有戏迷戏称为“方女王”。她天赋好嗓,音色甜润,咬音极准,韵味醇厚,表演舒展。网络上调侃她是被越剧耽搁了的“歌星”。她无论花衫、青衣、小旦、武旦都挑得起梁,拿的出手。在《红楼梦》中一人分饰数个角色,无人能够超越。
尹派“四大小生”茅威涛、赵志刚、王君安、萧雅。王君安就职于福建芳华越剧团。1959年,越剧大师尹桂芳率领“芳华越剧团”,从上海迁往福州,到八闽大地播撒越剧艺术的种子。王君安扮相清秀,表演细腻,唱腔圆润,表演过《盘妻索妻》《玉蜻蜓》《红楼梦》等经典剧目。萧雅的特点是唱念甜、糯、嗲,扮相英俊潇洒,《沙漠王子》中的“算命”一段唱得如此动听,与赵志刚不相上下。
绍百的范派小生吴凤花老师称得上越剧界的“拼命三郎”,她有深厚的艺术造诣,文戏武演,武戏文演。她始终活跃在越剧舞台上,是难得的小生演员,也是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
还有“跨界”的何赛飞和陶慧敏老师。何赛飞(张派花旦)是表演天才,越剧、电影、电视剧“三栖”样样都行,艺术成就卓越。陶慧敏(王派花旦)近年来经常回归越剧,嗓音极好,一曲“西湖山水”犹如莺声燕语,唱得宛转悠扬。
还有很多原生代优秀演员,比如上越的钱惠丽(徐派小生)、单仰萍(王派花旦)、章瑞虹(范派小生)、王志萍(王派花旦)、华怡青(袁派花旦)、
陈颖(傅派花旦)、黄慧(陆派小生兼徐派老生);绍百的吴素英(吕派花旦)、陈飞(傅派花旦),以及邵雁(徐派小生)、黄依群(吕派花旦)等等,举不胜举,她们以一流的艺术水平和艺术特色,常年登台演出挑大梁,为繁荣越剧作出了贡献。
我们不能忘记越剧中生代演员。
越剧中生代演员持之以恒地坚守和竭尽心力地付出,支撑住越剧的舞台大厦。
这批中生代演员所处的年代,是戏曲衰落、越剧低迷的岁月。
随着社会发展,影视剧、网络和手机的普及,人们的娱乐方式发生了大变化。多元化娱乐,使受众分流。现代人更喜欢追求轻松愉快的生活方式。而戏曲以传统戏为主,内容与时代脱节;节奏太慢,形式死板。缺乏创新和改革,缺少市场化运作能力。曾经辉煌一时的传统戏曲,遭受了市场遇冷之困。观众越来越少,大量剧团解散,剩下的剧团到了依靠政府补贴维持生存的境地。
但仍有一批中生代越剧演员在坚持和积累。如上越的男小生徐标新(师承陆派)、女小生丁小蛙(师承毕派)、裘丹莉(傅派花旦传人);浙百的蔡浙飞(师承尹派小生兼徐派)、魏春芳(师承范派和尹派小生);绍百的陈雯婷(吕派花旦)、屠少桦(主工范派小生),等等。
我对中生代演员不熟悉,没看过她们的戏,不知以上写错无?
福建芳华越剧团的郑全(张派花旦),师承张云霞的女儿陈华和越剧名家何赛飞,2023年以《唐琬》一剧夺得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全国人大代表蔡浙飞接受新华访谈《拼出新未来》的专访。
记者问:“你是这些青年演员的前辈,对她们现在这样大面积的火爆您内心会有一些羡慕吗?”她毫不犹豫地说:“我不是羡慕,我是高兴,为我们团高兴,为我们年轻一代高兴,这其实是我们几代戏曲人坚守下来,非常期待,希望有这样的景象,我愿意成为她们踩在我们中生代的肩膀,跨过去的那一代人”。
蔡浙飞希望孩子们在更广阔的人生旅途中,有传统文化的滋养相伴,了解越剧、喜欢越剧、传承越剧;领略越剧之美,传统文化之美。
老一辈越剧艺术家绝大多数已经离开我们,她们都很长寿。原生代越剧演员的岁数在60岁左右,到了做导师的年龄。中生代演员年龄也已有40—50岁上下了。
越剧振兴的千金重担,落在了新生代越剧演员们的身上。
“君霄组合”的红火,网上一片称赞声,台下众人叫好声。掌声、鲜花、追捧、狂热……其场面可以与八十年代初上映越剧《红楼梦》电影一比高下。大家都为之高兴——越剧终于火起来了。但在火爆之中和欣慰之时,也不由令人担忧:陈丽君、李云霄是否经得起这样的热捧?名角被捧,历来都有,多少角儿被捧得骄傲自满、停滞不前甚至堕落失败。同时,也担心她们会不会成为昙花一现的网红?“泼天的富贵”你们接得住吗?
建议“君霄组合”重新看一看谢晋导演的电影《舞台姐妹》,认真读一读袁雪芬宗师的谆谆教导:“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演戏。”头脑要保持冷静,须知你们的基本功还比不上老一辈艺术家和原生代、中生代演员,你们还称不上艺术家,你们还有很多戏曲功夫和文化涵养需要学习,艺术的道路才刚刚起步,今后做人和唱戏的日子还很长。但我相信你们的杰出和优秀,一定能够过好“被捧”这一关,看好你们日后一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再建议小生演员陈丽君练功不要太狠太过,不要练坏了腰。你的艺术生涯刚刚开始,来日方长。
希望“君霄组合”不满足于一时的红火,要追求越剧的长期振兴。
光靠一两个名角是不行的,形成不了气候、支撑不住场面的。越剧振兴需要太多的优秀青年演员们一起努力。
在浙江卫视的越剧好声音栏目里,出现了很多好苗子和接班人。例如:绍百的傅派再传弟子孙琴菲,嗓音、扮相条件都不错,基本功也较扎实;还有陈蒙尔、韩梦莎,范派再传弟子陈蒙尔演出潇洒、大气;“00后”范派弟子韩梦莎,唱、念、做、打俱佳,年龄又小,是不可多得的好苗子和培养对象;浙百的尹派兼徐派弟子张亚洲,虽不及“君霄”红火,但基本功不亚于她们,她表演的《孔乙己》片段惟妙惟肖、形态逼真;浙百还有一位王静,工小生袁派,兼演多种旦角流派,她有一副好嗓子,且扮相靓丽,做表细致;上越的徐派再传俞果和王婉娜,扮相靓丽、嗓音甜润;男小生冯军和张杨凯男,冯军是尹派再传、工文武小生;张杨凯男承范派和尹派,多才多艺;上越的袁派再传赵心瑜很特别,她的吉他和琵琶弹得好,可以边弹边唱,这种新颖的表演形式如果做些提高,定会吸引年轻人的眼球,成为新式越剧。还有年龄才15岁的双胞胎姐妹陈子心,陈可心,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最佳拍档,前途无量。新生代中的好苗子,数也数不过来。你们都是最棒的演员,要增强自信心,练好基本功,一旦有机会,你们肯定会获得成功。
越剧的发展需要你们,年轻的新生代演员们需要加倍努力!
振兴越剧必须创新和发展。
一台好戏,需要一个好剧本,需要一个好导演,需要形成融编、导、舞、音、美为一体的艺术体制。
当年袁雪芬宗师搞越剧改革就重视编导,聘请了高水平的专职人员,并吸收话剧、昆曲的特长和优点。目前浙百有德高望重的杨小青导演,郭小男导演的《孔乙己》也得到众多好评;上越推出的扶贫越剧《山海情深》,编剧李莉,方亚芬主演,融入少数民族元素,也是很好的尝试。
新戏出新秀,好戏推名角。
新生代演员的成长离不开原生代前辈和中生代师姐师哥的扶持、帮助。个人的努力和付出固然重要,但没有慧眼的“伯乐”和众人的相助,没有一个好的平台,也是枉然,也会一无所获。
老戏迷讲究各大流派的原汁原味,古装戏仍有一大批老年观众喜欢,百看不厌。估计优秀的新编历史古装戏,也会吸引广大的年轻人。
新粉丝追求新颖互动好看的审美观,“按着美的规律进行塑造物体”。“颜值”很需要,“内在”更重要。现代剧更能赢得年轻人的青睐。
越剧振兴光靠政府补贴、企业赞助都不是长远之计,要靠自身的造血、供血功能,培育一大批青少年和大学生戏迷观众,注重市场的票房收入,把好看好听的好剧目奉献给观众戏迷,换来应有的经济价值。
越剧有天然的美。越剧之美,美在它的一腔一调,美在它的一招一式。
越剧重唱,长于抒情。柔美委婉的唱腔,真切动人的表演,擅长演绎古代题材和爱情故事,才子佳人的戏最拿手。虽然缠绵柔情,但却高雅正派、积极向上。如果再加入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就会更加的博大精深。
越剧振兴,希望寄托在新生代演员们身上。
我们希望越剧创新发展,越来越红火,在越剧的百花园里,莺歌燕舞、姹紫嫣红;并且带动整个戏剧的繁荣。
——2024年4月——
附:袁雪芬大师的
艺术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