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 - Let\'s Get Together

甘州区童曦幼儿园预防结膜炎“红眼病”知识宣传

草莓老师🍓
创建于2024-04-10
阅读 39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春季气温变化多端,病毒、细菌容易滋生,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而红眼病就是其中的一种。如果幼儿出现红眼病就会导致眼睛健康受损,那么到底什么是红眼病?感染了红眼病有哪些症状?怎样科学预防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红眼病?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由肠道病毒70型或柯萨奇病毒A24型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眼病。

流行病学特征?

潜伏期:

数小时至48小时,一般为12~24小时

传染源:

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发病后2周内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

通过眼→手、物、水→眼的途径接触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隔离期限:

一般为7天,到症状消失为止。

红眼病有哪些症状?

01红、热、痒

先是眼睛发红、发热、又痛又痒,眼皮里好像进了沙子似的不舒适。

02结膜充血

病人自觉流泪、有异物感和灼热感,眼睛结膜充血,有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

03睁眼困难

由于分泌物多,常使上下睫毛粘在一起,早晨起床睁眼困难。

04怕光、落泪

怕光、流泪,令人很难受,少数人还会出现发热、咽痛等上感症状。

红眼病的传播途径?

       红眼病传染途径主要由细菌或病毒通过直接和间接,接触了病人眼分泌物或泪水沾过的物件(如毛巾、手帕、脸盆、水等),与红眼病人握手或用脏手揉擦眼睛等,都会被传染,其中游泳池的水如果被病毒污染后传染性很强。

如何预防红眼病?

01  如患“红眼病”或出现疑似症状时,应主动向幼儿园报告情况,及早到正规的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滴眼剂。痊愈前应避免返回幼儿园,应注意与家庭成员和周围的人隔离,避免到公共场所洗澡、理发、游泳等,以防传染他人。“红眼病”患者应在触摸眼睛后彻底洗手,更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

02   严格消毒隔离,防止传染扩散。患者使用过的毛巾、手帕、脸盆、文具、玩具、工具、餐具等都可以成为传染的媒介,因此患者的用具应与健康人分开单独使用,用后进行消毒。

03    出门时尽量佩戴太阳镜,避免阳光及风沙刺激。当患者出现眼睛红肿畏光不适时,不要自行用纱布将眼睛包扎起来,这样会助长病菌在眼内的滋长,应在医生指导下对症处理,如出现明显的头痛发烧等全身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04   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闭眼休息,尽量减少眼球刺激。

患了“红眼病”怎么办?

01 如患“红眼病”或出现疑似症状时,应主动向幼儿园报告情况,及早到正规的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滴眼剂。痊愈前应避免返回幼儿园,应注意与家庭成员和周围的人隔离,避免到公共场所洗澡、理发、游泳等,以防传染他人。“红眼病”患者应在触摸眼睛后彻底洗手,更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

02 严格消毒隔离,防止传染扩散。患者使用过的毛巾、手帕、脸盆、文具、玩具、工具、餐具等都可以成为传染的媒介,因此患者的用具应与健康人分开单独使用,用后进行消毒。

03  出门时尽量佩戴太阳镜,避免阳光及风沙刺激。当患者出现眼睛红肿畏光不适时,不要自行用纱布将眼睛包扎起来,这样会助长病菌在眼内的滋长,应在医生指导下对症处理,如出现明显的头痛发烧等全身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04 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闭眼休息,尽量减少眼球刺激。

      结膜炎在孩子中传播广泛,源于孩子还不懂得如何保护眼睛避免受到感染。因此,需要家长和教师们认真的教导孩子一些健康用眼常识,平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家长朋友们让我们共同努力,细心呵护,来帮助幼儿更好地预防结膜炎!

阅读 39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
简篇-美篇工作版

模板中心 同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