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就像唐代诗人杜牧的诗一样,
清明给人的感觉总是忧郁和沉重。
但我却认为
清明是一个充满生机的节气。
清明时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正是农民播种的好时节,
清明为一年的丰收打下了基础。
清明踏青,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
更是一种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
我们解除了烦恼,走出家门,
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也许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里,
也许在绿荫婆娑的林间小道,
我们便能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开始崭新的生活……
———梁启航
去赴一场与中山大学的约会;
去遇见一朵芳香四溢的栀子花;
去透过乌云
寻找那渴望着的一丝蔚蓝;
去看山,看水,
看迤逦于水中的树;
去偶遇那个从绿叶丛中跃出的太阳……
一切的遇见,
都只是脚步的距离。
清明时节,除了细雨纷纷,
还有那些计划的
或是不期的所有遇见。
———雷安祺
清明时节雨纷纷,
如同诗词般的。
这个清明,时不时飘点小雨。
在一个风景优美又宁静的村庄,
蒙蒙的山,轻轻的流水,
稀疏的人群,很是应景!
这是我们清明的旅行。
天空飘起了小雨,
摘一片绿叶当伞,
即遮挡了雨丝,
又撑起了一种新的乐趣。
———刘子嘉
青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中国南方地区,特别是在江浙一带。据史书记载青团最初是作为寒食节的祭品而来。
其名来源于独特的颜色绿色,因为里面加入艾草或者豆沙等材料,煮过程中会使糯米粉变绿而得名。而其形式则象征太阳和月亮,以表达天地轮回.吉祥如意的寓意。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青团逐渐从寒食节的祭品之变为清明节期间的传统食品,现在作为祭祀品的功能已日益淡化而是成了一道时令性很强的小吃。
关于青团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将领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将李秀成化妆为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没有抓到李秀成的清兵在村里添设岗,防止他们给李秀成带吃的东西。那位农民于是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揉进糯米粉内做成米团子,混过村口的哨关带给李秀成吃,李秀成吃了之后觉得又香又糯而且不粘牙,天黑后绕过清兵哨长安全返回大本营。后来李秀成就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这样就形成了吃青团的习俗。
青团的制作过程大致如下:
1.准备材料。首先,需要新鲜的艾草将其清洗干净后,用开火焯烫,然后稍微挤去水分,切成小块,放入料理机中打成糊状。
2.分团子。将面团分割成小团子,每个大约50克左右
3.蒸制。将包好的青团放入蒸屉中,可以在蒸屉铺上油.纸或粽叶,防止粘连,然后在蒸锅中加入水,将蒸屉放上去开火蒸制,蒸制时间大约为15到20分钟,蒸熟后青团表会变得光滑,颜色转为暗绿色.
4.冷却与保存。蒸熟后的青团取出后,可以在表面涂抹一层薄薄的食用油防止干燥,凝却后即可以在表面途抹一层薄薄的油,防止干燥,冷却后即可食用。如果吃不完,可以放入保鲜袋中保存,冷藏的青团口感依然软糯。
——李泽阳
在清明……
礼敬先祖,慎终追远,
是清明;
家庭踏青,共享春光,
是清明;
制作青团,品尝美食,
是清明;
瞻仰烈士,传承红色精神,
是清明……
不知道,
是日子赋予了清明的意义,
还是清明赋予了日子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