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九中教育集团.桂林洋中学英语组开展《让学生爱上你的教学》读书分享会

leafbanana
创建于04-09
阅读 102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书籍是灯,阅读分享是光一一《让学生爱上你的教学》读书分享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学之余,常困惑于学生的懒散和厌学情绪,苦无良策,我们英语组全体教师有幸读到了《让学生爱上你的教学》这本书。全书凝聚教学智慧,有理论有技巧有实践,有爱的美好、有情感的温度,是教学工作者的指路明灯。下面是我们组的点滴分亨,权当抛砖引玉

读《让学生爱上你的教学》这本书,让我深刻领悟到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这本书以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展示了如何运用教学技巧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他们爱上你的教学。

    书中强调了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伙伴。这种转变需要教师具备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的精神和勇于尝试新方法的勇气。作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展示了如何运用创新的教学方式,如游戏化教学、互动式教学、项目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阅读过程中,我深受启发的是书中提到的情感教育理念。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通过情感教育,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能够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
    书中还提到了如何运用教学技巧和策略,如提问技巧、反馈技巧、课堂管理技巧等,来提高教学效果。这些技巧和策略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通过运用这些技巧和策略,教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此外,书中还强调了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性。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关注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以便更好地适应教育变革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总之,《让学生爱上你的教学》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籍。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实践案例和经验分享,更传达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指导。我相信这本书将会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产生深远的影响,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学习环境。
打造出学生喜欢的课堂就先要有爱,有爱的教育,才能演绎教育的精彩。首先要赏识学生,适时的肯定和赞扬,能让学生获得肯定和认可的心理需求,但我们要把握好表扬的时机、密度、角度和新鲜感,这样才恰到好处。其次要尊重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误,允许学生发表另类的观点和看法,再加以科学指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会得到很好的发挥。作为一名教师,打造学生喜爱的课堂,不能一味地严,不能一味地慈,而是宽严相济,松紧结合,这样有利于打造美好的课堂。
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决定了学生对教师的课堂喜爱与否。我们要从课堂导语、课堂小结、问题设计的启发性、合理评价等方面好好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带活课堂,借助课堂表演,让学习变得轻松,运用课堂辩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用优雅的仪态让学生沉醉课堂,亲切的神态传达爱的信息。优雅的举止是一首诗,得体的衣着美化课堂;用精彩的语言回味课堂,启发性语言唤起灵感,激励性语言充满力量,幽默的语言制造笑点,使课堂平添魅力。
愿我们永远保持对工作的热爱,对孩子们充满爱心和责任心,不断努力,多角度提升自己,内外兼修,为学生精心打造他们喜爱的课堂。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学目标不单单是从课、一个单元、一册教材出发的,我们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往往是与任务联系在一起的,我认为达成目标必须有任务驱动,更多的老师还是停留在驱动学生去“做”,而不是激发学生去“学”上。“目标应该集中在学习上,而不仅是集中在做上”,我的理解是,对任何人而言主动自觉地学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大多数情况下学多少总是被动的。因此,必要的任务驱动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设计的任务再完美也是徒劳的。“学”与“做”的重要区别在于:一个是主动的,一个是被动的。

读凌宗伟的《让学生爱上你的教学》这本书,我深感其内容丰富、观点独到,是一本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入阅读的教育专著。

凌宗伟老师以其多年的教育经验和对教育的深刻理解,为我们揭示了如何让学生爱上教学的奥秘。他强调,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我们需要用爱心、耐心和智慧去引导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价值。

书中提到的许多教学方法和策略,让我深受启发。例如,凌老师提倡的“因材施教”理念,让我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兴趣爱好。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制适合的教学方案,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茁壮成长。

此外,凌老师还强调了课堂互动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需要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和合作。通过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时,学生也能在互动中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尊重,从而更加热爱学习。
读完这本书,我更加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我们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让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下爱上学习,实现自我价值。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用心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困惑,为他们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总之,凌宗伟的《让学生爱上你的教学》是一本非常优秀的教育专著,它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教育经验和启示。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后,我深受启发。这本书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还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示了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从而真正爱上学习。
俗话说得好,沐书香,悦成长。在开学至今,我阅读了特级教师凌宗伟老师的《让学生爱上你的教学》。从这本书中,我感受到了凌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凌老师对教育教学的感悟,对同行教师亲切中肯的建议,对学生的尊重、了解与爱,令人赞叹!作为一名老师,想让一些学生喜欢你容易,但是让所有的学生都喜欢你很难。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学生喜欢的老师呢?下面是我通过阅读此书获得的启示。
以教学目标为主旨
教学目标通常是教师为了达成特定的教育目的而设定的,教学目标是宏观的,学习目标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设定的具体、可衡量的目标,学习目标是微观的,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自我提升。凌老师在书中说,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知识才有可能转变为技能。学习目标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学习方向,使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关注什么、达到什么程度。这有助于减少学生的困惑和焦虑,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在制定学习目标时,我们老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确保学习目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我们还应该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工具和指导,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的支持和帮助。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充分重视这一转化过程,并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因期待所以进步
让每个学生都感到你喜欢他每个学生都很在意老师对他的态度,内心深处都渴望老师喜欢他。但,要老师喜欢每位学生,难;可是,如果像美国教育家托德·威特克尔说的,“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则比较容易。如果你的行为并不说明你喜欢他们,那你无论多么喜欢他们都没有用。但是,如果你的行为表现出你喜欢他们,那么,无论你是否真的喜欢也无关紧要了。其实,做出喜欢学生的样子,很简单,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一句话、一桩小事等,就是这么一堆近乎琐碎的“喜欢学生的行为”,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喜爱。
教育也要育德
在教学中,我们有时候会为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更多的是将目光局限在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却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这样的教育很显然是没有灵魂的。俗话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此,作为教师不应该只是一个毫无感情的知识传授者,更应该是思想上的引领者。我们应该用灵魂塑造灵魂,实现教书到育人,立德到树人的转变,做一个灵魂的摆渡人。  就像凌老师所说的一样,老师无非就是个搬运工,怎么搬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同样的,我们要做一个思想上的引领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知识的“搬运”,也就是基于已有的知识引领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维、如何创造,这一过程就是帮助学习者转化潜能的过程—知识技能的获取,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以及个人品格的塑造等。  而在整个搬运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是将知识从A搬到B,而是要把相关的知识搬到自己特有的框架里,经过重组再搬出去,这样我们才能肩负起为人师的责任。
我们要学会正确激励学生,“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如果说教育的第一个名字叫“影响”,它的第二个名字便叫“激励”。激励的作用巨大,它的确是教育的伟大法宝。但激励是大有讲究的,激励要动情、激励要及时、激励要当众、激励要重复。阅读这本书,犹如一缕温暖的春风沁入心田,文字之间都是于职业、于学生、于同行的爱。凌老师的教育智慧就是在他的爱与行中总结出来的。读着凌老师的文字,感悟着他的心灵,反思着自己的教学行为,让我的心灵又一次得到洗涤。他的育人之道深深地吸引着我,感染着我,启发着我…
作为一名教师,我最大的愿望之一就是让学生爱上我的课堂、我的教学。我希望学生在我的课堂上能够愉快的学习,课后能够有所收获。但理想很丰满,现实也总是很骨感。在现实的课堂中,任老师在上面讲的天花乱坠,学生在底下聊天、睡觉、打闹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使我非常头疼。也很困惑,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也有了一些小小的感悟,接下来将简单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以及自己的教育经历,我认为每个教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教学思考。作为一名新教师,尤其是一开始教书时,我常常会因为学生不认真听课而感到非常的苦恼。每当有培训学习活动,我看到优秀的教师展示的优质课堂,我都很庆幸自己又学到了秘诀,然后照着葫芦画瓢,把他们的优质课堂搬回自己的课堂中。但是教学效果却没有我想象中的好。同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却大不相同,甚至比原来的教学方法还要差,我又怀疑人生了,这是什么原因呢?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原因在于我虽然用了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但却没有充分考虑到自己的学生的情况,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拿来主义是行不通的。要让学生爱上你的课堂,教师应该要有自己的教学思考,并要结合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教学方法。就像本书提到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对权威的专家发表的观点深信不疑,但有时候,这些观点听起来可能确实合乎逻辑,但却不一定是合适的。

作为一名老教师,读了巜让学生爱上我的课堂》这本书,让我体会到,谈话法是一种基本的双向交流形式,一个教师能否与学生循循善诱地展开谈话,通过谈话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水平与能力、学习兴趣等,进而在此基础上明了本堂课、本章节、本单元教学目标达成的起点在哪里,可以说是衡量一个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如何通过谈话有效而便捷地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水平与能力、学习兴趣等呢?我认为首先要注意的是谈话要跟接下来的教学内容有关,要适合不同类型的学生,要因人而异(至少是要适合绝大多数学生的水平),其次要有一个明晰的谈话结果预期,第三要力求生动有趣。

每个人的知识储备与思考能力决定了他们提取信息的时间长短不一样,这不一样就决定了其推论所需时间的不一样,所以,必须给他们充分思考的时间,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总是在学生没有进行深入思考的情况下就让学生回答,久面久之必然会助长学生草率表达与行事的不良习惯。

关于这一点,玛丽莉·斯普伦格在《老师怎么教学生才能记得住》中有这样的建议:“教师等待学生回答低难度问题的时间会短一些,等待学生回答高难度问题的时间则可能会长达5-10分钟。”“对已经想出答案的学生,教师可以点头表示认可,但不要因此而打断其他学生的思考时间,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思考问题。读了这本书,意识到自已教学中有些理念需要改变。

对于新手教师而言,快速提高专业知识和经验累积至关重要。一方面,可以通过系统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学科的基础。另一方面,积极参与教学实践,如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参与教学研讨会等,都是快速积累经验的有效途径,实践经验能让我们的教学更加生动和有效。

我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英语教师,特别需要通过积极参与教育研讨会和深入观摩资深同行的课堂教学,不断深化对英语学科知识的理解,学习掌握如何有效点燃学生学习热情的技巧。希望通过不断积累经验,提升教学自信,进而得到教学效果的提升。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回归教学常识,深入备课、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并正确看待学生的参与。这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持续的学习热情,努力营造积极、互动的教学环境,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从中受益。
以上是我阅读《让学生爱上你的教学》第二戢“有怎样的的教学理解就有怎样的教学”的心得体会。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这本书所传递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我们一定能够在教学的道路上走的更远,更稳。
自从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走近一群单纯的学生,看似简单,可真正做到让学生爱上你的课堂、喜爱自己,亲身实践起来却不容易。
读了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凌宗伟的力作《让学生爱上你的课堂》,我从中获益匪浅。全书共分为四辑,由浅入深地解释和解答了怎么上课才能让学生爱上你的课堂这一问题。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第一辑的内容,“教学是简单的,更是复杂的”。教学的立足点无非两个:一是以教师为中心,二是以学生为中心。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是绝对的,好的教学一定是兼顾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再联系到自己三十多的教育生涯,深悟一节好的课堂绝不是教师的个人舞台,那种在课堂上热衷于大秀自身基本功、把自身经历讲得天花乱坠的教师注定不能明白上课的真正含义。尤其是我们的乡镇学校真正的课堂,其实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场精神旅行或者精神探险,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始终在惊喜中享受发现美景与探险的乐趣。在这种探险中,教师的角色好比是一位导游,始终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引领游客有计划地领略未知的各处景点,去探寻茂林修竹中的某一处幽静。同时也因为知识在不断的更新和时代的发展,教师要善于从教师这个高冷的角色转换为平和的共同学习者,时刻提醒自己曾经也是一名学生,以学生的视角拨开横亘在师生之间的雾霾。以生为本还要求教师与学生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不但要面对知识的更新和时代的发展,教师要作为一个谦卑者,要经常提醒自己所知道的极其有限,只不过年龄大一点、接受教育多一点,生活阅历丰富一点,在创造力、想象力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上,教师不一定强于学生,教师最多只是平等中的首席,所以,教师不能常常表现出一种绝对权威的状态。
一堂好课让学生满腹狐疑,而营造一堂好课首先要做的是懂得解读学生的内心。书中道,所有的好老师都有一个共性,那便是始终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来看待教学教育,只要不忘记自己当学生时对老师的希望和要求,成为一名好的教师便不难。以生为本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经验。教师只有了解这些,才能如同医生对待病人那般对症下药,真正做到药到病除。

老师无非就是个搬运工,怎么办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知识的搬运,也就是基于已有的知识,引领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维、如何创造、这一过程就是帮助学习者转化潜能的过程,知识技能的获取,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以及个人品格的塑造等。成经师易,为人师难。要了解教学,多多少少得读几本课程论、教学论方面的书。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方为人师。所谓有效教学说的就是做教师的,必须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尽职,尽职的前提是对教学的认知与理解。教育要立德树人,使人成人,就要想方设法帮助师生成为具有独立思考的终身学习者。教育要立德树人,使人成人,就要着眼于人的德行的养成,帮助每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网络,在人与人的关联中最大成效的发挥每一个人的智能,使每个人的人生更为丰满,更具活力。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让其成为生命的活动。

读《让学生爱上你的教学》让我体会最深的是:角色扮演,这意味着我们得变回学生,否则就不可能有“学生立场”与“学生视角”。从这个意义上一想,似乎觉得让教师有一些扮演学生的机会,或许可以帮助他们慢慢理解“学生立场”与“学生视角”。

对于怎样提问才能引起学生共鸣也是我日常关注的点,读麦克·格尔森的《如何在课堂上提问:好问题胜过好答案》颇有启发。这是一本我所看到的最为详尽的关于课堂上如何提问的专著。

此次读书分享活动让我们明白,作为教师应兼容并蓄、博学笃行,用润物无声的方式引导学生拥抱知识的海洋。同时还应该象火一样,用热情与爱去温暖学生的心灵,激励他们积极向上,追求卓越。

阅读 102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