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学习拓视野 交流分享促发展——陕西省省级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应用指导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班走进成都市双林小学

延安育才学校李渠校区马竹
创建于2024-04-09
阅读 328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四月的成都,樱花盛开,

风光旖旎,迷人心醉。 

教育是一场美丽的邂逅,

成长是最美好的愿景。


01:04

4月9日,我跟随陕西省省级培训团队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应用指导能力提升培训班一行150余人,在华东师范大学的精心组织下,走进成都市双林小学实地参观、学习。感受双馨教育的科技魅力。

跟随着双林老师和小导游,我来到了一个迷人的地方,一座高品质的现代化校园。这里不仅有迷人的花草,还有激发灵感的墙壁。校园环境整洁优美,校园文化充满科技创新的特色。建筑物色彩鲜明,活力四溢,与学校积极向上的精神交相辉映。在参观学习中,我深入体验了双林小学的双馨科技园,感受到了现代科技创造未来的魅力。这是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充满无限可能的校园。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充满科技感的少儿积木科学实验室。在这里,学生们自由搭建积木,通过人工智能的引导获得学习的成果。这里不仅是一个实验室,更是一个激发创造力和思维发展的地方。孩子们在这里不仅能够培养动手能力,还能通过人工智能的辅助学习不断进步。这个科学实验室如同一个魔法盒子,将科技和教育完美结合,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

学生自主创作

参观教师和学生沟通

解说教师讲解学校控制台

观摩课程

在参观完成之后,双林小学的教师们为我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我是蓉城小导游》课程。通过依托信息技术手段,教师们实施了跨学科融合教学,运用情境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使课堂变得更加信息化和多元化。这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课堂充满趣味、针对性和时效性。其中,学生们使用“小飞”作为导游,为游客们讲解景点,成为整节课的一大亮点。这样的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们充满乐学的态度。整节课程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通过有趣的学习过程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更加积极参与,以愉快的方式获取知识,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双林小学的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令人惊叹的案例,通过网络暴力微视频的跨学科融合,学生们不仅学习到了语文知识,如故事结构、人物描写和情节发展,还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如故事制作软件和多媒体编辑工具的使用。这种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科素养,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这个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们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现出对语文和信息技术的深入理解和运用能力。他们通过与故事中的角色互动、探索虚拟世界,不仅加深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还提升了自己的文学素养和信息技术水平。

最后,双林小学的校长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在教学中如何实现数智化。

校长首先介绍了学校的数智化教学平台,该平台整合了各种教育资源和创新技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工具和支持。通过这个平台,教师们能够更好地设计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并利用数据分析和评估工具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校长还向我们展示了学生们在数智化教学环境下的学习情景。学生们使用智能设备进行在线学习,通过互动式学习软件和虚拟实验室,他们能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和模拟场景,提升自己的学科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素养,教授他们如何有效地收集、分析和应用数据来解决现实问题。学生们学习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并通过实际项目和研究来运用这些知识。

这种数智化教学的方法使学生们更加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了他们的信息素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还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项目,让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通过数智化的教学方式,双林小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满创新和挑战的学习环境,培养了他们的综合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可能性。

且行且思且成长,行远自迩守初心。在数字时代,教育已经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数字化教育技术的应用使得教育变得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和高效化。我会以此次参观交流为契机,深耕数字教育,为学生们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加便捷的条件。

阅读 328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