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优课纷呈展风采,以赛促教笃前行———宜黄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质课竞赛活动纪实

阅读1934

        为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促进广大教师在新形势下,落实新课标,提高课堂质效,在宜黄县教体局事业服务中心的积极筹备下,全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质课竞赛活动于3月27日—29日在宜黄县实验小学隆重举行。共21位语文教师参加了本次比赛,其中城区组10名,农村组11名。老师们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新颖的教学手段以及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融入语文教学中,为大家献上精彩纷呈的语文课堂。

精彩课堂

  本次比赛授课的老师各具特色,亮点纷呈,设计精巧,语言精炼。学生畅游在美妙的语文课堂氛围中,自主、合作、探究,有辨析与交流、有感悟与体验、有欢笑更有惊喜。老师们还根据课程知识结构的特点,各展所长,做到了目标清晰、环环相扣、重点突出。使听者轻松,学者愉悦。

胡蓉《牧场之国》

        本堂课胡老师以“实习导游成长记”为情境,老师上课时充分发挥“导”的作用,进行朗读指导。教师给予方法,再尝试放手,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描写方法上主要体会“以声衬静”“以动衬静”的写法,再进行写法迁移,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方法来写荷兰其他的美景,体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一主旨。

陈雯薇《牧场之国》

        基于对本单元的整体分析,陈老师在单元整体设计中,设计了单元大主题:博览寰宇文化,尽赏动静之美,单元大任务:赏帧帧寰宇景  做小小讲解员。老师以任务驱动,学用结合,提升学生表达能力。

        本堂课陈老师以“赏荷兰风光 做小讲解员”为任务情境,以“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为主线,通过闯关考核方式竞选“荷兰讲解员”,设计了品牧草之美,体动物之态,感动物之趣,悟动静结合之妙四关,让学生感受荷兰牧场的悠闲、自由、安闲与宁静。同时也内化了阅读策略,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也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其深入了解世界文化,充分发挥想象,加深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

李卓艺《牧场之国》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在课程内容建构上,重视学习任务群的概念和建设。真实而适切的学习任务,可以让孩子经历目标导向的真实的学习过程。

        李老师的课堂中,设计了“赏寰宇风景,争当环球文化宣传大使”的单元主题活动,以制作制作展板、生动讲解为驱动任务,在活动中感受并传递荷兰的美好。

        课程的设计紧紧围绕课后习题,紧扣重点、突破难点;并适时运用了配乐配图、师生对读等多种方式引领学生在读中感受,在读中领悟,体会到作者笔下的荷兰“别有一番情趣”、感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此外,本课还进行了单元内板块整合,链接了“口语交际”内容,迁移运用,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王少文《牧场之国》

       王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交流显得亲切自然,学生在高兴、愉快的情绪学习。教学中,王老师构建了和谐的课堂生态,学生乐于参与、乐于表现。并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掌握“以静写静”“以声写静”“以色写静”“以动衬静”的写法。最后老师让学生运用本节课学习到的写作手法写一段话,介绍家乡的一处风景。学生将课堂上获得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最终灵活地运用。这样达到了教学合一的状态,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精神家园中自主畅游,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互生,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和谐共振。

周薇《牧场之国》

        周老师在课堂中采用多种形式来调动学生的自觉能动性,教学时紧扣“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到底是什么?”来展开教学。在品读课文时,让学生感受到荷兰牧场的美景的同时,充分理解“以声衬静”的写作手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悟出文章表达的情感,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朗读。最后让学生围绕一个中心,运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写一段话,介绍家乡的一处风景。

张红妹《牧场之国》

        张老师以第一自然段为突破口,让学生从“牧场之国”这个词入手,引导学生留意课文中反复出现的“这就是真正的荷兰”,通过抓关键词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感受荷兰作为“牧场之国”的特点,在欣赏中理解课文内容,得到美的感受,品味文章流露的情感,注重以读为主,以读促悟,以读悟情。最后让学生尝试用上“动静结合”的写法,写一写“这就是真正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吴静《牧场之国》

        吴老师通过创设“大家一起去旅游”情境导入新课,把学生的思绪带到风景迷人的荷兰牧场中,再坐上小火车去荷兰看风景,感受作者笔下真正的荷兰。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汇报,根据课文内容给四幅画面取名字,感受牧场之国的美好、宁静,和谐。最后走进作者,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体会荷兰是作者心中真正的理想之国。

廖若兰《牧场之国》

        在整篇课文的教学中,廖老师以“真正的荷兰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主问题展开教学,并根据课文的结构,几次感悟“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一中心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读为本,以读促思,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验,从而体会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真切理解“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含义,发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由衷感慨。最后让学生以文中优美的语言为例进行“这就是真正的校园”仿写。

罗婷婷《牧场之国》

         罗老师以荷兰风景图作为导入,让学生们在音乐中欣赏荷兰的独特风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以三个学习任务单,让学生一步一步感受荷兰的和谐、自由、安闲、宁静,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多次有感情地朗读“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体会作者用一咏三叹的方式抒发了他对荷兰的喜爱和赞美。最后引起共情,寻找宜黄之美,写一写“这就是真正的宜黄”。

徐露《牧场之国》

        徐老师引导学生从一个“也是”发现作者将笔触定格于广袤的牧场,初步感受牧场之国的四幅风光图。聚焦“真正的荷兰”,以“真正的荷兰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主问题学习课文,感悟四幅画面带给自己的感受并将感受写下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读为本,以读促思,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验。体会作者以动衬静,以静写静的描写方法,从而发自内心的体会到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真切理解“真正的荷兰”是人、自然、动物的和谐家园。最后介绍作者以及创作背景,升华情感。

甘慧懿《牧场之国》

        甘老师以设计国家名片为切入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重温四幅画面基础上教授新的图画命名方式,即通过“感受”为图画命名,引导学生为四幅画面重新命名,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在教学过程中,该教师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落实感性的朗读与想象,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以动衬静的妙处,进一步体会荷兰之美,体会作者笔下的情趣。

许水薇《跳水》

         许老师本堂课中教学过程紧扣新课标,围绕“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一单元要素,为学生设计了三个学习活动, 这三个活动循序渐进、相互关联,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引导学生进行思辨阅读,实现与文本、与作者、与自己对话。学生在品读语言描写、再现人物思维过程的学习活动中,深度阅读能力得到了进阶提升。

张月婷《跳水》

          执教时,张老师把课程焦点由对船长果断品质的赞扬迁移到对孩子内心成长的深度刨析。以往教学中,往往着眼于船长临危不惧、当机立断的可贵品质,弱化了“孩子”在文中的主人公地位。张老师从关注船长的成人视角转变为立足孩子成长的儿童视角,以“原因”作为核心概念,以两个大问题为支点,即孩子是怎么上去的?孩子是怎么下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去探究孩子的成长,分析孩子作为一个少年的心理特征,在思维的过程中也重视心理的健康成长。

梅海莉《跳水》

         《跳水》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通过事物的联系和变化,并以此为线索来变现船长的临危不惧、力挽危局的主旨的。课堂上,梅老师引导学生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任倩《跳水》

        任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分为三个板块,分析水手的三次“笑”对故事情节的推动作用、了解孩子的险境以及探寻船长为什么用枪逼孩子跳水的思维过程。学生可以梳理船长的思维过程,并用自己的语言把船长的思维过程表达出来。通过教学中的相互交流、启发,学生对于船长的思维过程就会更加全面、深刻,学生心中船长的形象会在这样有深度的思维碰撞中逐步清晰起来,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吴丽萍《跳水》

        本堂课吴老师设计了四个主要教学环节,分別通过设置悬念、合作探究、分组讨论等方法,对人物关系抽丝剥茧,让学生学得有趣味,同时又能在问题的梳理过程中,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本课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主要在于利用探究、讨论、比较等方式,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变得可见、可感、可评。

周志莹《跳水》

        周老师在教学《跳水》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当时的险境,体会孩子当时极其害怕的心理,并让他们思考解救孩子的办法,从而意识到船长的办法是唯一的生路,接着通过思考体会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从而感悟船长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经验丰富的人物形象,最后通过讨论造成孩子陷入险境的凶手让学生明白做事情不能冲动,要沉着冷静。

徐莉莹《跳水》

         设计过程中徐老师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整体设计,课文学习不能仅站在单篇的角度,更要让学生将人物思维与决策效果进行更加宏观的比较,从而深刻理解“怎样的思维过程让人物采用了这样的策略”这一核心问题。思辨的话题比较开放,没有唯一的答案,所以徐老师设置了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内容之间的关联、联系生活实际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里关于“实证与推理、批判与发现”的内容有效地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付小灿《跳水》

        付老师在本次教学中以“侦探破案”的情境,引导学生步步理解文章,感受水手几次“笑”对猴子和孩子的影响,感受船长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品质,感受思维火花碰撞的美妙。

李攀《跳水》

        李老师结合文本特色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进入文本,融入课堂。任务一引导学生播报现场情况旨在梳理文章脉络,培养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把握能力。任务二聚焦孩子当时所处的险境,通过插图和联系生活实际,在反复品味语言中感知孩子当时的危险处境。任务三揭秘船长思维,聚焦船长的语言、动作,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展开联想,一步步将船长的思维过程具象化,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我们该如何去解决呢?三个学习任务共同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彭蝉娟《跳水》

        在执教过程中,彭老师以思维过程为重点,设计了三项思维任务。先通过猜字谜引发同学们的思考,感受思维过程便是分析、判断,猜测的一种过程,再聚焦到孩子追猴子遇险的这个危险环节,体会遇险时孩子的心情,感受人物形象。其次,在思维任务二中引导同学们探究将孩子推入险境的人是谁,了解猴子的逗,水手的笑以及孩子自己生气,是共同把孩子推向险境的原因。还原思维,关注作者,引发“设置悬念,制造危机”的习作思考。最后在思维任务三中分析船长的内心活动,了解船长的思维过程,明白其化解危机的办法好在何处,感受人物形象,引发“巧设人物,化解危机”的习作思考。思维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应先分析当时的情况,而后选择合适的办法去解决。

评委风采

  评委老师们认真听课,细心记录,她们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给每位参赛教师以客观公正的评价,充分肯定了参赛老师们的教学能力,并从教学理念的科学与有效、教学设计的规范与合理、教学课件的美观与实用等方面进行了专业点评,也为本次比赛付出了辛勤汗水的老师给予了认可。

  此次比赛,既为老师搭建了一个挖掘潜能、展现风采的平台,也为其他老师创设了观摩学习、博采众长、研讨交流的机会。以赛促研,以课促思,一次磨炼,一次成长,相信每一位老师都是受益匪浅,同时也助力了我县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阅读 193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