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优课风采 享数学魅力——中卫四小基于“12241”教学模式下数学教学评优活动

德润四小--教学
创建于04-09
阅读 47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纵深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我校“12241”教学模式建设,促进教师业务水平与教学能力的提高,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我校教师提供展示自我和相互学习的平台,促进教师的成长。经校委会研究决定,于4月8日——4月9日开展了数学教学评优活动。

活动安排

    本次教学评优活动由8位数学老师以同课异构的形式进行现场展示。

     参加此次教学评优的老师们认真研读教材,精心备课,依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我校“12241”教学模式。重视在核心素养统领下“四基”“四能”以及情感、态度的培养。

课堂风采

四年级《平均数》

        “平均数”属于“统计与概率”这一学习领域的范畴,是统计工作中常用的一种特征数,可以刻画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在小到日常生活、大到科学研究中均用途广泛。

        张灵华老师的课堂思路清晰,节奏紧凑。不仅总结出移多补少和求和平分两种方法求平均数,注重培养学生算法多样性,同时还借助直观的图示,通过改变数据组中的某一个数,让学生清晰地感知到平均数所处的区间以及平均数的敏感性。

        李梅琴老师用两杯水怎样变得同样多,很自然地引入新课,自然巧妙。教学过程充分发挥教师引导学生的作用,练习形式多样,针对性强,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提醒学生不要私自下水游泳,提高防溺水安全意识,使学生深刻得认识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蒋琰老师注重培养推理意识。通过任务驱动,展开不同角度的比较,加强平均数与总数的整体对比,从而真正理解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比较平均数更公平和科学。课堂上赋予学生“小裁判”的角色,小裁判们主动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感受平均数的公平性,进而研究平均数代表的意义。

        陈学霞老师执教的不仅让学生体会了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还感悟到平均数能代表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是比较不同组数据的一个指标。本节课通过创设素材,充分挖掘“平均数”内容的丰富内涵,促进学习的真实发生。

        高兰琴老师通过游戏形式开启新课教学,有利于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很快消除陌生感。孩子总是爱玩的。游戏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加上教师富有亲和力的语言,很快和学生融合一体。即便是陌生的学生。这其中游戏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

二年级 《有余数的除法》

        这部分学习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李季宁老师在新知学习环节,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余数是怎样产生的,而是让学生在用小棒摆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的活动中,初步感知有剩余。再通过用算式表示摆的过程,由旧知发展为新知,由没有剩余发展到有剩余,由能够除尽发展到产生余数,层层递进,自然无痕。

        陆冬梅老师以课堂学习单为支架,以练为主推进课程,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性,把时间留给学生,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整个课多数是让学生在动手中认识余数,得出结论。

        张立茹老师主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余数。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直观性的教具展示、学具操作、自我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给学生以成就感。

点评教研

        赛后学校领导与教师组成的评委团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等方面进行点评。通过此次活动,教们对于教材教法的理解更加深入,教学思路也愈发开阔。这次活动不仅激发了教师的潜能,同时有效促进了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进一步提升。

        此次评优课的开展,加强了学校课堂教学的交流,既为老师搭建了一个挖掘潜能、展现风采、超越自我的机会,也搭建了研讨交流的互动平台,更为学校校本教研的形式提供了学习的范例,让我们携手并进,在交流中碰撞出更多的教育智慧,共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的研讨永不止步,继续向前,教学教研,我们一直在路上......

撰稿:王丽丽

初审:王芳

复审:周金艳

终审:汪宏东

阅读 47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