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万德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山上山下齐发力    土里种出金疙瘩

阅读382

    烂漫的金色花海,秀丽的美丽山川。人勤方能补拙,勤奋的农业人在青山绿水间描绘着产业振兴的新画卷。近年来依靠山地资源四面环山的小气候,多渠道发展特色种植业。只有朝着农业的多元化发展的方向,才能更有效的发挥土地利益的最大化。因地制宜,在勤劳的土地上以粮食产业化为主导,特色种植业为辅。带动村集体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近年来,各村不断抓住学习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机遇,根据土地资源的性质相继发展了特色蜜薯、山地金银花、特色玉米、林下黄精等品种。蜜薯已经飘香进万家,金银花也逐步开的艳丽,逐步收获着金色希望。林下黄精实验取得成功。在特色种植业的带领下,不断外出学习洽谈,继续开发出更多、更加适合土地发展的新产品。

    目前,根据我区大面积基本农田及山林地的因素,大面积基本农田在发展粮食作物的基础,并进一步深度开发淀粉玉米、高粱特色品种。高粱,自古就有大面积种植的经验。但是,由于过去靠天吃饭,高粱特殊的耐旱性,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被称作老百姓口粮田里的“救命粮”。现如今,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高粱矮化品种的丰富,更大的激发了它内在品质的作用,从过去单一的“口粮”及“做扫帚”的作用,到生产美味上口的“高粱酒”。因此,高粱的需求也逐年增多,从此,基本农田里高粱作为粮食家族的特色也丰富了土里淘金的有效途径。计划新增200亩高粱订单农业进一步丰富粮食生产的增收途径。

   近几年,随着大面积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以及山坡地的不宜机械操作的劣势,一些荒山、荒坡大面积撂荒。山坡上的酸枣树大面积生长起来。农村形成上山采酸枣“抢青大军”。但是,由于酸枣的抢青导致枣仁的药性降低,长期下去影响到酸枣市场的危机。抓住各村撂荒地酸枣资源的管理,进一步开发山地资源,让一片荒山换来硕果累累的“金果果”,把小酸枣做成山坡上的“大文章”。

酸枣为我国北方较普通的一种野生资源,自古以来即有"荆棘遍地"的说法,"棘"就是现在的酸枣,至今酸枣仍是分布很广,无论是在荒山沙滩,村边路旁,均能看到从生酸枣成行成片,从不加以栽培管理.过去只砍其作柴烧,或作果园的防护墙用,或作为防风固沙,防止冲刷等树种用,最大的用途是作为药用植物采取酸枣仁;酸枣的营养价值极其丰富,且浑身是宝、药食同源,从栆芽、枣仁、栆泥、枣核,每一个部位都有他特有的作用。

   下一步,各村将继续围绕粮食种植+特色种植为原则,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以山下产粮、山上特色,以特色经济提高撂荒地的有效利用,以粮为基础,建成粮、菜、药相结合立体农业产业综合体。把粮食安全装进粮仓里;“土窝窝”里挖出“金疙瘩”。金果果、银花花;满山尽带黄金甲。

阅读 38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