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课标 悦分享0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目标  解读

肇庆鼎湖第一实验学校
阅读 215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原文视听

00:00
15:00

视频解读

11:38

一、核心素养内涵

核心素养的构成

       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三会”。

       1.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数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与探究现实世界的观察方式。

       2.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数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理解与解释现实世界的思考方式。

       3.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数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描述与交流现实世界的表达方式。

在小学阶段的主要表现

       课程目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三会”是义务教育阶段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为体现不同阶段学生的发展水平,在小学阶段确定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为: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 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数感主要是指对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及运算结果的直观感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在简单的真实情境中进行合理估算,作出合理判断;能初步体会并表达事物蕴含的简单数量规律。数感是形成抽象能力的经验基础。

       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知道度量的意义,能够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会针对真实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会在同一度量方法下进行不同单位的换算;初步感知度量工具和方法引起的误差,能合理得到或估计度量的结果。

       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感悟符号的数学功能。知道符号表达的现实意义;能够初步运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和一般规律;知道用符号表达的运算规律和推理结论具有一般性;初步体会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符号意识是形成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经验基础。

       运算能力主要是指根据法则和运算律进行正确运算的能力。能够明晰运算的对象和意义,理解算法与算理之间的关系;能够理解运算的问题,选择合理简洁的运算策略解决问题;能够通过运算促进数学推理能力的发展。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运用图表描述和分析问题的意识与习惯。能够感知各种几何图形及其组成元素,依据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根据语言描述画出相应的图形,分析图形的性质;建立形与数的联系,构建数学问题的直观模型;利用图表分析实际情境与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空间观念主要是指对空间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关系的认识。能够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并表达物体的空间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感知并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规律。

       推理意识主要是指对逻辑推理过程及其意义的初步感悟。知道可以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规则推出其他命题或结论;能够通过简单的归纳或类比,猜想或发现一些初步的结论;通过法则运用,体验数学从一般到特殊的论证过程;对自己及他人的问题解决过程给出合理解释。

       数据意识主要是指对数据的意义和随机性的感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感悟数据蕴含的信息;知道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而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知道同一组数据可以用不同方式表达,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式。

       模型意识主要是指对数学模型普适性的初步感悟。知道数学模型可以用来解决一类问题,是数学应用的基本途径; 能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大量的问题都与数学有关,有意识地用数学的概念与方法予以解释。应用意识主要是指有意识地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 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与规律,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能够感悟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可以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初步了解数学作为一种通 用的科学语言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建 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

       创新意识主要是指主动尝试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科学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初步学会通过具体的实例,运用归纳和类比发现数学关系与规律,提出数学命题与猜想,并加以验证;勇于探索一些开放性的、非常规的实际问题与数学问题。

二、总目标

       在核心素养的统领下,数学课程总目标分可为三个方面进行表述,并将核心素养的目标贯穿于“四基”“四能”“情意”三个方面,构成三位一体的核心素养课程目标体系。

      课程总目标不再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进行描述,也不再以三维目标来表述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以核心素养统领的课程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体,防止教师在实施时把目标割裂对待。

三、学段目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根据四个学段学生发展的特征,在课程总目标的统领下,结合数学学科内容,给出了学生在完成该学段学业时应达到的要求,制定出各学段目标。小学三个学段的目标,可归纳出如下特点。

       第一,关注知、情、意的整体性。核心素养的形成不能脱离开数学知识的学习,数学学习也不仅是数学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掌握,以知识学习为载体,学会思考,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端正的数学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第二,不同学段目标各有侧重,注重核心素养的进阶。第一学段主要是依托数的概念和整数四则运算的学习,“形成初步的数感、符号意识和运算能力”;依托简单的图形学习及测量,“形成初步的量感和空间观念”;依托分类活动“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在简单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形成初步的几何直观和应用意识”。第二学段基于更复杂的数、运算及运算律的学习,“形成数感、运算能力和初步的推理意识”;基于更具体的图形知识、图形测量、图形运动的学习“形成量感、空间观念和初步的几何直观”;基于数据收集整理和呈现,以及平均数的学习,“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基于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几何直观和应用意识”。第三学段侧重“形成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推理意识”“形成量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形成数据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同时注重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索运用基本的数量关系,以及几何直观、逻辑推理和其他学科知识、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形成模型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从上述目标的描述中可以看到,不同的学段素养目标各有所侧重,较低学段形成的素养也是较高学段的基础。

       第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不同学段有其侧重。第一学段强调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如“倾听他人的意见,尝试对他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第二学段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端正数学学习态度的形成,如“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成就,体会数学的作用”。第三学段强调数学学习信心的形成和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如“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初步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的习惯”。

作者简介

       罗玉梅,女,小学数学高级教师。现任肇庆市鼎湖区迪村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长及鼎湖区小学数学“双新”教育改革研究组长。曾先后获得:鼎湖区“优秀教师”、鼎湖区“优秀共产党员”、鼎湖区“优秀班主任、“鼎湖区“教学能手”。一直以来,热情随和,乐观上进,待人真诚,对工作认真负责,善于沟通,有较强的管理与组织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平时热爱阅读与运动,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与综合素质,力求让数学变得有趣,让学生快乐学习。

本期主播、文稿:罗玉梅

编辑排版:梁艳芳

初审:何晓红

复审:罗玉梅

终审:梁佩玲、陈间好

 版 权 说 明   

      所有图文、音视频、资料等仅供学习交流使用,旨在公益分享优质资源,无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出版机构、影像公司及原作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

阅读 215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