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汉道函谷雄关  感受千年华夏文化——铁门镇高沟小学开展春季研学活动

铁门镇高沟小学
创建于2024-04-08
阅读 222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聆听窗外的声音,研学是行走的课堂,最好的课堂永远在路上,4月7日,高沟小学组织学生开展“走进汉道函谷雄关,感受千年华夏文化”研学实践活动。

      这是一次寓教于乐的知识之旅,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在游中学,在学中游。

      上午研学之旅——

    新安县函谷关,又称“汉函谷关”、“汉关”,由西汉楼船将军、梁侯杨仆所建,1923年由张钫先生修建,距今已有2100余年历史。

      同学们参观了雄伟的函谷关,了解了函谷关在古代的重要地位,并且体验了“考古”挖掘,同学们收获了各种“宝物”兴奋不已。

      同学们踏上函关古道,随着讲解,在杨仆徙关、阙台、关楼等一系列故事和典故传说中,触摸历史印记,感受函关古道上远去的鼓角争鸣,感悟汉函谷关厚重博大、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重走丝绸之路

      在考古展示区,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一个个真实的场景中,探寻新安县函谷关名字的由来,了解历史的沿革和关隘作用,对比秦关和汉关的区别,理解函谷关作为古代关隘的重要性。

     知识大讲堂

   “考古”挖掘现场:讲解“考古”方法,人人争当“小小考古家”

  “考古”挖掘进行中

  “考古”挖掘收获“宝物”

   “小小考古家”证书

    营养又丰盛的午餐

      追寻历史长河,传承千年文明。上午函谷关之旅,丰富了同学们历史文化知识,感受到中华历史文化的厚重,增强了对考古工作的认识和兴趣。

      同学们在与历史文物的对话中,表达着对历史文化深沉的敬仰,寻找远古的记忆,聆听历史的智慧,让过去和未来交融,筑就了强大的民族文化自信,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打下了坚实基础。

    下午研学之旅——

     走进二里头,触摸华夏史,探秘最早中国!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不知二里头,便不知华夏文明史之悠久。大禹治水,始有九州,这片黄土地见证了太多的故事,每一粒沙中都留下了时间走过的痕迹,值得我们一点点去探索。


    同学们跟随带队老师,相继参观了“第一王朝”“赫赫夏都”和“世纪探索”等展厅,对夏代历史、二里头遗址考古成果、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表现出了极大的探究兴趣,对馆内丰富且精美的藏品青铜器、陶器、玉器、绿松石器、骨角牙器等赞叹不已,深刻感受到了洛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沉浸历史中,“深”学“细”研,探秘悠远夏都文明;追寻历史记忆,感叹千年前祖先智慧,勇毅前行。

      高沟学子在参观学习中,对自己的家乡有了更深的认识,更多的感情。

      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鼓舞着高沟学子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争做新时代拥抱梦想又脚踏实地的好少年,踔厉奋发向未来!

阅读 222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