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眼睛可以,
- 眼睛到达不了的地方,心灵可以,
- 做一棵能思想的苇草!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实践研究(SJGZX2022-41)—运算习惯培养专题研讨
初秋悄然至,教研意正浓。为了进一步深化课堂改革,贯彻新课程理念,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提高我校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成长,2023年9月27日上午,石狮市第五实验小学集团校数学教研组开展新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
明:观课点
评课方向着重思考:
1.本课的认知难度是什么,采取什么策略突破?
2.该课及讲座体现了六年段平时是采取哪些策略培养运算习惯?
3.关于学习共同体建设,六年段的课体现了哪些?有什么不足需要改进?
赏:示范课
本次教研活动适逢五小推行“自主深入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改革,全新的教学模式考验了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表达,也考验着老师的课堂掌控能力。整个教学过程,蔡老师始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表达,创造了和谐的课堂氛围。
本课以创建“自主深入合作学习”的学习样态为目标进行教学设计与组织实施。依托“读、析、解、回头看”的解题路径,学生在课前独立完成学习单,获得个体原始经验,形成自己的观点。在小组共学时,通过有效倾听、互动交流、补充表达、提出质疑尝试解决问题,为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了更大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更好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更好发展。在全班交流时,进行观察、对比,利用知识迁移达到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有助于学生全面把握数学知识结构,从而发展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就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说,解决“航模小组有多少人?”是本节课的核心任务,学生运用之前提炼解题路径——一读,二析,三解,四回头看,经历画图表达和分析数量关系,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选择合理简洁的运算策略解决问题,发展运算能力。
听:微讲座
蔡纯纯老师纵观小学阶段数的运算整体结构,做《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运算能力》专题解读,为老师们如何指向数形结合,落实运算能力培养,带来方法和策略上的指引借鉴。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分数混合运算(一)》一课详解“运算能力”的内涵及表现,提出培养运算能力的策略,对概念解读深入浅出,策略要领清晰可行。
议:观课感
课后,全体数学教师在教研组长张汉超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教学研讨活动。各年段的代表老师们各抒己见,分享了自己的所感所悟,同时也抛出自己听课时的困惑点:
①在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下,老师要置于何地?
②本节课教学除了体现运算一致性,还需体现什么一致性?
③这样的教学,中下生是否厘清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④用什么样的语流可以诱发孩子更多的思考,激发孩子更多的发言?
一问一释疑,现场研讨气氛热烈。应校长和谢副校长也从学校层面对新的教学模式给予肯定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随着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行,我们应该顺应着进行一场听课革命,设置听课观察员,对整节课的生态才能有更全面的了解。
一年段的老师代表曾老师:
先肯定了蔡老师在课堂上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蔡老师适时地导入课题、板书及做重点解析。如:从率的角度来解决问题时,老师结合线段图,用不同的色带标示,解析了“分了又分,取了又取”的含义,让学生从图中明晰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人数的3/12,也诚恳地指出:这只解释了结果,没有解释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如果能进一步解析,即本质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话,学生们应该就更清楚求气象小组人数的1/3的3/4就是求气象小组人数的3/12了。同时,一年级的老师们也欣赏“组内过关”这一环节的落实,每一小组内先做完的由老师批改,再回组内交流,这样可以借助组内优秀学生的力量 ,来带动组内其他成员一起落实知识点。
二年段的老师代表张老师:
感谢六年级老师给二年级迷茫的“社会化学习”指明了一定的方向。六年级组提供的“读、析、解、回头看”解题路径,有利于培养孩子思维的严谨性。整节课孩子们表现优秀,能在紧凑的时间内充分讨论预习的结果,在认真倾听的情况下及时对发言者的想法进行补充总结,从课堂表现中,可以看出老师平时对学生“补充”、“总结”语流的用心培养。
而后就观课点“学习共同体建设”,针对“反馈环节”提2个小看法;①学生反馈时,不拿自己的学生单上来讲,而是在黑板上边画边讲,这样是否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聚焦,注意力的集中。②在利用画图策略分析题意时,是否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来演示画图的过程,边画边讲解思考过程。
三年级的老师代表吴老师:
在这节课教学中,蔡老师通过以“学习单”为载体,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新课标和社会化学习相融合。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里,已经经历了相对完整的学习过程。学生自主组织小组学习,讨论、交流、检查学习单完成情况,学生的“学”是主体,后续教师的“教”只是起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
在本节课上,蔡老师不仅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通过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理清每一步求的是什么,在解决问题后重视对知识与方法的对比,让学生在联系中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和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一致性。三年级老师也抛出了几个小疑问,引发了大家进一步的思考:
1.本课除了运算顺序的一致性,还有什么的一致性?
2.中下生在本课能理清算理吗?
四年级老师代表张老师:
本节课学生们在每一次的补充中不断地明晰本节课的内容并能较好地掌握重点。教师也能在学生的每一次补充中进行有效的疏导与提升。
建议:
1.可否让上台补充的孩子先说明一下比较前一位同学的某个知识点进行补充或说明。
2.一个知识点完或整节课结束后留点时间让后进生上台说说本节课的知识重点。
五年级老师代表李老师:
本节课在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上为大家助足了不少动力和燃料.可以说"有板而依,有样可学"。
本节课教师在认真研读教材、教学用书及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了教学流程,遵循了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注重让学生经历对分数混合运算简单实际问题从读题、审题、画图寻找解题思路,列式解决理解运算顺序、沟通算式联系的过程,引导学生体验知识迁移,构建数学模型,发展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及学习习惯。
在10分钟的组内共学活动中,小组长的精心组织高效完成相应学习任务。课上生生交流互动氛围浓厚,或辩析、或质疑、或补充、或提问、或回顾、或总结。组间交流里学生通过画图(线段图、圆片图、面积模型图)来理解数量间的关系,通过数形结合理解算理、数清算理,同时体会分数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小数混合运算顺序相同,这确实是一种最佳的手段,大大提升了学习效率。如果在小组汇报环节串再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出航模小组与气象小组人数的关系,学生能直观发现“摄影小组人数”这个中间量,通过“等量代换”整合两个数量关系式,助推他们更好地从率的角度深入明白“分了又分,取了又取”的道理,更能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这样借助几何直观把数学问题变得更加简明形象,这也是一个上上之举,有效也突破了其中的认知上的难点,增强学生分析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建议结合教学流程,将当中的精华部分借用板书形成结构化,总结时用课件演示,因为板书结构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高阶思维的发展,更容易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帮助学生形成对本节课的整体认知。板书结构化如下:
课题指导老师陈老师:
从数学思想的高度对本课进行更高站位的指导,认为可在本课的教学中渗透一定的数学思想,如抓住从率的角度来解决问题这一思路,渗透“转化”思想,再如从对问题本质的分析中渗透“模型”思想,陈老师的这一点拨,让我们对课的教学解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品:回头课
实践能给予理论最权威的答案。研讨中各备课组提出很多独到且匪浅的建议。六年段备课组进行汇总梳理并再次优化更新原有的教学设计。由六年级备课组长邱碧霞老师在本班级“回头上”。邱老师对原有的“一读、二析、三解”、“四回头”进行提升,呈现2.0版高阶解题思考策略。本课培养运算能力的另一个着力点是:数形结合,利用画图的方法呈现数量关系,解决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具体问题。
众智所为,则无不成。活动中,五小数学组每位老师热情参与,认真做好活动记录,积极发表个人感悟。集体听评课活动是学校的一项常态化教学教研活动,是教学质量提高的“阶梯”,更是教师学习与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数学组教师必将整装待发,凝心聚力,潜心学习,以昂扬奋进的姿态绽放新学期新风采。且行且思,教研相长,为绘制美好的数学教育蓝图贡献自己的力量!
撰稿:六年级数学备课组
摄影:林彩莉
编辑:徐叶楠
初审:庄勤真、林佑谋
复审:谢皞在
终审:应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