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的作息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接下来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帮助幼儿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为他们的成长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了解孩子的生理需求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a7da85e698244c2ab763fc631c50e69b.png)
为了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我们需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睡眠需求。以下是各年龄段孩子每天需要的睡眠时间
1、新生儿(0-2个月):新生儿每天需要16-18个小时的睡眠,他们的作息时间主要由喂养和换尿布决定。
2、婴儿(2-12个月):婴儿每天需要14-16个小时的睡眠,其中包括夜间和白天的小憩。
3、学步期(1-3岁):学步期的孩子每天需要12-14个小时的睡眠,包括夜间和白天的午睡。
4、学龄前儿童(3-5岁):学龄前儿童每天需要11-13个小时的睡眠,白天的午睡逐渐减少。
5、学龄儿童(6-13岁):学龄儿童每天需要9-11个小时的睡眠,一般不再需要白天的午睡。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a7da85e698244c2ab763fc631c50e69b.png)
建立一个固定的作息时间表,包括起床、吃饭和睡觉等时间点,让孩子养成习惯。在家庭日程中,保持稳定的作息时间将有助于孩子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
1、设定固定的起床和就寝时间:为孩子设定合理的起床和就寝时间,并坚持执行。家长在执行这一规则时应保持一致,以免让孩子产生混乱。
2、创建良好的睡眠环境:确保孩子的卧室舒适、安静且昏暗。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颜色或过于嘈杂的环境。
3、建立固定的睡前例行程序:可以在睡前进行一些安静、放松的活动,如洗澡、听轻柔的音乐、阅读故事等。这有助于让孩子逐渐进入睡眠状态,更容易入睡。
4、避免过度兴奋的活动:在临近睡觉时间,尽量避免让孩子参与过于刺激的活动,如玩游戏、看电视等。这些活动可能导致孩子过于兴奋,不易入睡。
5、限制晚间饮料摄入:尽量避免让孩子在临睡前喝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可乐、咖啡等。此外,限制晚间水分摄入也有助于减少夜间尿床的风险。
自主调整作息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a7da85e698244c2ab763fc631c50e69b.png)
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不仅是为了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保持健康,更是为了培养他们自律的品质。
1、与孩子沟通作息的重要性:与孩子分享良好作息习惯对身体和心理的益处,让他们理解为什么要养成这一习惯。
2、设定目标和奖励机制:鼓励孩子为自己设定作息时间的目标,并在实现目标时给予适当的奖励。
3、树立榜样:家长应以身作则,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当他们看到家长坚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时,更容易接受并养成这一习惯。
4、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教育孩子合理安排作业、玩耍和休息时间,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节奏。
5、鼓励孩子参与家庭活动:让孩子参与家庭的日常活动,如一起准备晚餐、做家务等,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更容易遵循家庭的作息规律。
善于调整作息计划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a7da85e698244c2ab763fc631c50e69b.png)
生活总是充满变数,特殊情况下的作息调整是必要的。家长应善于在不同情况下调整孩子的作息计划:
1、应对时差:在旅行或调整作息时,家长可以逐步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帮助他们适应新的时区或生活节奏。
2、节假日调整:在节假日或周末,家长可以适当放宽孩子的作息要求,但要注意避免过于放纵,以免影响正常作息。
3、应对生病:当孩子生病时,他们的作息可能会受到影响。此时,家长应关注孩子的需求,适当调整作息,保证孩子得到充分的休息。
规律作息,有何益处?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0ed08484e228498fbfde6eaa1d03830e.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8d373595d0ed494bb7b7f8623da21ad0.png)
我们需要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睡眠需求,为制定合适的作息计划提供基础。然后,我们可以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表,从易到难地帮助孩子适应规律的生活。在执行作息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耐心地引导孩子,让他们逐渐养成自律的习惯。
可以培养时间观念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eddface1e9654d5fa841492bcaa7b398.png)
良好的作息规律会让幼儿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从而更好掌控自己的生活、娱乐、学习等各种安排。
可以培养自律能力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eddface1e9654d5fa841492bcaa7b398.png)
规律作息还能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这种能力可以通过遵守规律的生活作息来逐渐培养,如按时进餐、午睡或自由活动等,渐渐地就会成为他们的自主行为。
规律作息,如何养成?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0ed08484e228498fbfde6eaa1d03830e.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8d373595d0ed494bb7b7f8623da21ad0.png)
居家作息与幼儿园保持一致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a7da85e698244c2ab763fc631c50e69b.png)
假期过后,孩子入园不适应的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作息时间的改变。在假期里,孩子晚睡晚起、早晚颠倒的现象时常出现。
这种作息非常影响孩子开学后的精神状态,生物钟一旦被打乱,重新调整也需要较长时间。
图片
循序渐进地执行作息表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a7da85e698244c2ab763fc631c50e69b.png)
在执行作息表的时候,父母要遵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慢慢地帮助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家园需要密切配合,拧成一股教育合力,才能对幼儿产生较大的影响,促进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我们也可以设定一个执行期限,并及时给予孩子肯定和鼓励,以促进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家园密切配合的情况下,家长可以通过引导孩子自主调整作息、善于调整作息计划等方式,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