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自然,不负清明好时光

风满楼
创建于04-07
阅读 27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清明节兼具节气与节日两大内涵,清明节气在时间和气象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踏青习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

踏青

    清明时节春光明媚、草木吐绿,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宋代 · 吴惟信诗作《苏堤清明即事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意思是:风吹梨花的时候正是清明时节,游人们为了寻找春意大多都出城踏青。日暮时分笙歌已歇,游人归去,被惊扰一天的流莺回到杨柳丛中享受这静谧时刻。犹如人间天堂一般,美不胜收。

    清明节祭祖活动往往在郊外进行,人们把祭祖扫墓和郊游踏青结合起来,既追思先人,又健康身心,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放风筝

     风筝又称“纸鸢”,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清人高鼎在村居中描述: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荡秋千

    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特别被儿童所喜爱。

插柳

    插柳的习俗与避免疫病有关。唐人认为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这是因为春天气候变暖,各种病菌开始繁殖,人们在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插柳避免疫病了。

看电影

    青春正当时,不负清明好时光,来一场谁看就看的电影吧!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在清明假期中我与同学一起去看电影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这是宫崎骏先生在平生前最后一部电影,也是以他一生的写照。

    故事背景发生在二战时期,主角真人因为太平洋战争亲眼看到母亲葬身火海,之后他又随父亲搬到乡下,和继母夏子(真人的妈妈的妹妹)生活在一起。夏子在生产时,主动进入或避开危险进入异世界。兴许是血脉相连的缘故,当真人亲眼看到继母离开,后来又看到母亲留给自己活出怎样的人生中的寄语。为此,他也跟着继母进入异世界开启了寻找继母的旅行。

    电影的名字叫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但这并不代表着它一定要给你一个怎么样的答案,因为电影本身不就是人生的一种呢?人生本来就没有答案,我们只能通过我们各种经历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

    看完电影后,在灯光亮起来时,整个人是恍惚的,也没有其他人离去,我们是在回想,在想这个电影到底在讲什么,亦是它的结尾,仿佛是说了又是没说,但他仿佛是一个奇幻的梦境,让我荡漾在其中,每一个细节,都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让人回味无穷。就拿男主真人来说,这个名字十分的有趣,是亦为真正的人,是去看清自己内心真正在想些什么,他的外祖父想让他,去搭建一个没有邪恶的世界,这样才能保全现在所在的异世界,或许真人已经看清这个,他的伤是 他自己所伤的,但这并不代表这就是邪恶。最后这个世界坍塌了,我并不知道这个异世界所代表的是什么,但是我知道这个世界让他找到或体会到了自己所想的事。在影片中有一个重要的隐喻,就是那颗拥有超能力的陨石。它象征这权力与欲望,也反映了人性的复杂与反面,让我深刻的思考了人性的本质与权力对人的影响。

    这个电影我还是无法完全去明白,或许是需要完全去活一生,在濒临死亡时才会去参悟这些道理。

         —劲竹少年曾涵 

阅读 27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