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体智慧,备有效课堂

---临沂高都小学举行数学集体备课活动

中坦小学
创建于2024-04-07
阅读 59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思想的碰撞,智慧的汇集,大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并成为教育教研的重头戏和亮点。为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改变备课方式和转变课堂教学生态,研究落实学教评一致性,助推“深度”学习,落实“核心素养”,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月9日上午,临沂高都小学四五六年级全体数学教师共聚一室,开启了集备之旅。

     本次集体备课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由主备教师对第五单元进行教材分析,第二环节是同年级教师进行课时备课研讨,第三环节是数学课程标准测试。

            第一环节 单元教学研讨

    主备教师从单元背景分析、教学目标到单元教学评价再到教学活动都进行了精彩准确的分析,让我们对本单元的教学有了立体的掌握。

     四年级的主备教师王贤臣老师: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及多边形的内角和。三角形是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平面图形"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知识。王老师认为这一单元应该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强调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精心构建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与表达的能力,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给学生留有充分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

      五年级的主备教师董西花老师:《图形的运动》这一单元将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能从对称、平移和旋转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运用它们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进一步感受图形变换带来的美感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年级的主备教师高敬老师:鸽巢原理又称抽屉原理, “抽屉原理”最先是由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里克雷(Dirichlet)运用于解决数学问题的,所以又称“狄里克雷原理”。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鸽巢原理的理解和应用。难点是判断谁是鸽,谁是巢,或者判断谁是物体,谁是抽屉。

             第二环节 课时备课

    在这一环节,老师们围绕教学内容,结合学生情况以及个人教学经验,围绕如何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如何准备教具使得学生获得更直观的感受等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通过具体的分析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案,制定出了很精彩的教学设计。其设计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具有极高的逻辑条理性。

         第三环节 课程标准测试

    心中有“标”,教学有方。为更好地贯彻新课标理念,领会新课标精神,促进全体教师学习、理解和落实新课标,提高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切实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在集体备课的最后环节,我们进行了课程标准的测试。

    新课标测试内容侧重于对新课程标准理论知识的考查,重点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以填空、选择、判断等多种题型,全面考查了教师对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把握情况。

    作答过程中,各位老师严格遵守考场纪律,沉着冷静,严谨审题,从容作答,充分展现了各位教师优秀的专业素养、扎实的业务功底及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扎实的专业理论是支撑教师站稳讲台的基石,也是教师基本功的核心构成要件。课标知识考试,既检验了教师对教学理念、方法与策略、理论与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又激发了教师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热情,促使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厚植专业理论素养,用专业承载使命,不断促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写在最后

      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数学教学好比无涯之海,而行者无疆,唯有积跬步,方能致远。此次活动,既是相互学习,也为教师能力的自我提升搭建了一个有力的平台。在这样一次次的交流研讨中,不仅能提升教师们教学教研水平,更能加快专业成长的步伐。

阅读 59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