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春风中还带着些许凉意,我们相聚一堂,聆听朱佳欢老师准备的公开课——《三角形的内角和》。
课堂展示
朱佳欢老师从问题——关于三角形你们知道了什么引入,由学生自己说出三角形相关的知识点,然后引导出这节课的核心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接着让学生自主探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验证这个猜想。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对三角形的内角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互动点评
忙老师主评:
朱老师上的《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有几点值得我们学习:1,教学目标明确,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发展证实三角形的内容和是180度,会应用这个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条理清晰、层次清楚;3,通过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中掌握知识。
但是还存在一些小问题。1、学生对于内角的概念不清晰,应该由老师带着学生指认。2.三角形的内角和其实不是今天这节课开始研究的,在上一学期就有一道题,用学生有的两种三角尺来填写三个内角的角度,并求和,从而学生就有了一种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所以这节课可以用这种方式引入,再来提出猜想,这样学生比较熟悉。
莫老师点评:
1.导入部分应该进行前测,测试学生对于三角形的认识。开头的问题应该更明确一点,比如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让学生看着三角形说对三角形有什么认识。
2.几何画板中的三角形不够清晰,教师在展示的时候过快,在拉动三角形的顶点时,不能把三角形拉成平角。
网站点评
教学反思
1.基于经验,学生立场
三角形内角和的设计方案有两种,第一个版本是出示一个视频,基于视频提问,你觉得谁说的是正确的?接着再解释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紧跟着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内角和是180°。第二个版本是考虑到学生对于三角形内角和早有耳闻,基于学情直接提问关于三角形你知道了什么?
不管如何导入方式,本节课的设计初衷都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对结论进行验证。把知识的生发过程得以展开,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2.基于教材,方法多样
对于三角形内角和的研究其实有很多路径,本节课选用的是量角法、折角法、撕拼法包括后来拓展的转笔法。不难发现通过这些方法很快能证明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紧接着出示各种各样的三角形,并追问你有什么疑惑吗?引导学生说出三角形内角和为什么是180°?通过几何画板多层次的展示,直观清晰的说明了三个角的变化是相互制约相互抵消的。本节课对于几何画板的使用有待提升,没有很好的利用此次机会,让学生一眼就能看出变化的规律。
3.对照比较,加深理解
在课的设计中,我们又通过几次对比沟通了知识间的内本质联系,加深数学的理解。如练习中通过不同方法的对比,聚焦基本方法,形成优化思维。把铅笔旋转方法与其他方法的沟通,形成本节课教学的基本思想:转化的思想。使课堂教学不止停留于知识技能的获得,更是数学思维的习得,让学习在深度思考中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