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气清景明。 4月2日,诸暨市郦剑玲体育名师工作室集中研修活动在湄池小学举行,本次活动由领衔名师郦剑玲主持,活动围绕课堂教学研讨、主题说课、主题评课报告、议课等环节展开,旨在进一步探寻学教方式变革下的教学新样态,店口镇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第一节课是由湄池小学石丹丽老师执教的《多种形式的运球动作方法2:直线运球》。本课采用结构化知识,从单一练习到体能环节,创设“湄”小球星的“学—练—赛—强”本领的教学情境,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运用直线运球的动作方法,小组合作积极主动去完成学练目标。
第二节课是由弘毅小学史沅媛老师执教的《多种形式的运球运用方法1:对抗运球》。本课概括为一个关键字“活”,不同人数的分组合作练习,新颖的设计提升了孩子的学练积极性,每个练习环节都用提问关注孩子的学情。问题化的教学方法,打开了孩子的运动思维:从对抗中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再次合作探究——综合运用,创造结构化的练习场景,打破了集中讲解的模式。真合作、真探究、真指导,在课堂上“真”发生。
在《多种形式的运球动作方法2:直线运球》说课环节中,首先石丹丽老师进行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然后陈述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和关键问题,接着从教材“三个一”视角进行了内容设计的解说,最后结合课堂转型“四化”对本课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紧接着,暨南小学赵占云老师从“内容结构化和单元设计”的角度对石丹丽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本课紧扣单元的整体设计,承接了上下课的主要内容,课时的设计内容凸显结构化。同时赵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组织与在场教师进行了深度的探讨,并提出了几点自己的建议。
在《多种形式的运球运用方法1:对抗运球》说课环节,史沅媛老师讲到:我们要捋清问题串的逻辑——大单元视角,一节课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其核心关键是什么?教学小组化,它是展开探究式学习的基础,让评价精准化,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深刻理解教学内容。通过“实践运用——反思探究——精准干预——提升应用”的教学流程,让学生在复杂情境中进行学练和比赛,形成运用结构化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弘毅小学傅思涵老师从“问题化”角度点评了史沅媛老师的课堂,首先应针对本课关键问题来设计课堂中的提问,去掉无效提问,重点关注问题的跟进与内容的落实。比如在运球比赛中:如何给同伴创造一对一突破的机会?根据学生实际的学练水平可以从不抱球、二次运球等违例动作进行设问。
最后,导师郦剑玲进行了总结发言,强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发现弱势学生;在问题设计中,我们抛出的问题要有所回应,要让学生思考关键问题;在小组化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充分讨论与思考时间和空间,敏锐关注学生的分工和合作,让技能学练与思维发展高度契合,真正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