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推动“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走深走实,切实落实“以生为本 生命至上”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不断提高学校教职工应急救护和紧急避险的处置能力,掌握自救、互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生命和成长保驾护航,2024年4月7日我校特别邀请托克托县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对学校全体教职工进行了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
参加本次活动的领导有托县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崔喜乐,托克托县红十字会主任田金燕,托克托县第二小学校长白娜,以及公安干警等志愿者。
本次培训,志愿服务队老师为全体教师讲解心肺复苏、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及海姆立克急救法。
心肺复苏操作步骤:
胸外按压 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
维持高质心肺复苏: 三要三不要
要快 (按压每分钟 100至 120次)
要深(按压 5至 6厘米)
要力(按压后让胸部回弹)
(每 2分钟或 5个周期更换按压者)
不要间断(避免延误)
不要过度灌气(适量人工呼吸)
不要忘颤(尽早使用除颤器)
“救命神器”AED
六步教你学会如何使用
1、打开电源开关,按语音提示操作。
2、贴放电极片:按照电极片上的图示将电极片紧贴于患者裸露的皮肤上。一片电极片贴在胸骨右缘、锁骨之下,另一片电极片贴在左乳头外侧(左腋前线之后第五肋间处)。
3、AED分析心律:确保所有人不得接触患者,救护员应大声呼喊提示“请不要接触患者”
4、电击除颤:如果AED建议除颤,需再次确认所有人均未接触患者。待AED充电完成后,按下“电击”按钮放电(半自动AED)或AED自动放电除颤。
5、除颤后继续进行心肺复苏,实施CPR两分钟后AED再次自动分析心律。
6、如果AED提示不需要电击除颤,应立即实施CPR。
海姆立克急救法
气道异物梗阻(即气梗阻)是生活中的常见意外事件。进餐时过于急促或大声说笑,咳嗽等都可能出现异物进入气道,阻塞呼吸的状况,并快速进展为窒息、昏迷、心脏骤停。若不及时干预,会迅速导致死亡。
急救方法:成人施救者要站在患者的后方,一般采取弓步,前腿放在患者的两腿之间,可以避免患者的位置左右挪动,也可以防止患者因窒息时间过长,导致昏迷、倒地。施救者的双臂从患者的腋下伸到身体前方,右手握拳,大拇指侧的拳眼,对着患者肚脐向上两横指以上的位置,左手抱拳,用向上、向内的力量冲击患者的上腹部。
培训过程中,教师们认真地听讲并跟志愿队老师进行了一系列的实操。这些技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急救需求,也是教师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知识点。
尊重生命,未雨绸缪。急救知识进校园,体现了托克托县第二小学对在校师生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营造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此次急救培训既是“规定动作”,也是“必备技能”。通过实操提升了全体教师对应急救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教职员工对生命的敬意,也为及时有效地施救和自救奠定了基础。教师可以在第一时间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降低意外伤害对学生的影响。我们也鼓励教师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关爱生命,“救”在身边。全力筑牢生命防线,为他们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下一步,我校党支部将持续聚焦师生实际需求,进一步丰富活动载体,创新活动形式,教育引领引导广大师生不忘初心感党恩,矢志不渝听党话,坚定不移跟党走。
编辑:王燕英
初审:谢敏楠
复审:赵云峰
终审:白 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