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起源和习俗

塔石镇残疾人之家
创建于2024-04-07
阅读 46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作为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清明节,其中只有清明节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一个民间传统节日,因此清明节自古以来就是倍受重视的一个节日。

4月4日是今年的清明节,我们也迎来了期待已久的假期。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和春节一起被称为中国传统的“四大节日”。

节日起源

清明节的起源传说是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流亡各国期间,一次断了粮食,他的随从介子推就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重耳吃,重耳复位以后对于跟随自己的有功之人大肆封赏。

但是介子推不愿意接受封赏,就领着老母亲躲进了深山里,重耳采纳了手下的馊主意放火烧山,结果介子推宁可被烧死也没出山。后人为了纪念介子推的忠义,就在这天大家都不烧火做饭只吃凉食,因此这天也被称为“寒食节”,后来寒食节跟清明一起合并为“清明节”。

清明习俗

1.扫墓•习俗

扫墓是清明节古已有之的习俗,这一天人们会为故去的亲人扫墓烧纸,有些地方还会给土坟填土加固。也有的地方不烧纸不烧香,这和现在的环保要求有关,但也有寒食节禁火的原因,在这些地方大家采取的是在坟头的树枝上挂上冥钱、纸帛。

2.踏青•习俗

清明时节春光明媚、草木吐绿,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清明节祭祖活动往往在郊外进行,人们把祭祖扫墓和郊游踏青结合起来,既追思先人,又健康身心,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3.做清明粿•习俗

1️⃣馅料:

       1.准备肉末,冬笋(麻的话提前焯水),豆腐干,雪菜,葱姜蒜。(试过最好吃的馅料)

      2.锅里放适量油,肥肉先下锅炒,熬出油,再放瘦肉炒香,加笋,豆腐干炒熟,中间不加一滴水,最后加适量白糖、生抽、盐和鸡精调味,冷却之后拌入葱花。

2️⃣外皮:

      1.糯米粉1000g,小麦粉500g

      2.加100度热水混合均匀静置1h左右(大约水:干粉=1:1)

      3.面粉放盆里使劲揉,揉到非常光滑即可做

      4.将炒好的馅料包进面团子里,再将包好的团子放在粿印上按压,即可做成一个美好又好看的清明粿。

      5.上蒸锅蒸 20min-25min 美味就可以出炉了。

      

平时一直告诉家人们要懂得分享,分享并不意味着失去,独占也不意味着拥有。懂得分享,可以让大家在成长过程中收获更多,更加快乐。大家把做好的清明粿分享给院里的爷爷奶奶们!

阅读 46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