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枝头春意闹 杏坛争鸣成长忙

——记自治区“天山英才”李宏溥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赴巴仁乡送教交流活动

“天山英才”李宏溥名师工作室
创建于2024-04-07
阅读 261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4年4月2日上午,应县教育局要求,自治区“天山英才”李宏溥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一行6人,在工作室主持人李宏溥老师带领下,前往阿克陶县巴仁乡中心小学开展送教交流活动。

本次订单式活动共分为两个板块,一是听评课活动,由两位工作室成员执教两节展示课,及课后评课环节。两节展示课也是前期工作室演课、研讨的成果结晶。二是由工作室主持人李宏溥老师开展专题讲座活动。

送教篇

首先由工作室成员陆彩霞老师执教《平面图形复习课》。平面图形种类多,知识面广,一节课时间有限,所以陆老师引导学生运用分类思想将平面图形分类,并阐述为什么要这样分,学生在阐述理由的过程中,对平面图形的特点进一步熟悉。之后通过对四边形、三角形进行分类,并分别将四边形三角形的包含关系用集合图表示,进一步疏通了四边形和三角形的特点。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回顾了各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关于平面图形的周长则是一带而过。

整堂课设计感强,重难点突出。在小组活动和交流解答的过程中,陆老师注重学生的表达,善于引导质疑,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深入。数学分类思想,集合思想,迁移思想的得当运用,为学生建构平面图形知识体系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接着由工作室成员唐海梅老师执教《1000以内数的认识》。新课伊始,唐老师就提出数是数出来的这一结论。并通过数400颗珠子做了具体阐述。在数正方形的环节中,唐老师利用数形结合数小方块,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十进制计数法,数位顺序表等知识,自然过渡到千位和千以内数的认识。练习环节,唐老师引导学生利用计数器拨珠数一段数字,边拨边数数,再次感受满十向前进一的计数规则。之后的打把问题和画数活动更是各有侧重,感受1000有多大的环节,更是紧贴生活实际,乐趣满满。

唐老师的课语言生动,代入感强。既注重学生的分享表达,又注重学生知识的生成,严谨又不失乐趣。尤其是练习环节,很有层次感,老师的积极反馈,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内驱力。

评课环节,两位授课教师分别阐述了自己对本堂课构课过程的思考。陆老师主要提到利用思维可视化,在学生分享的过程中便于把握学情,感受学生思考的过程。唐老师谈到,作为概念教学,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对概念理解的更深刻。培养数感,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关键在于教师站在儿童立场的不间断引导。听课教师们也就自己的所感所悟做了生动分享。

讲座篇

李宏溥老师从课标要求的“三会”入手,结合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呼吁教师们要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着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留心观察,从生活中找素材,帮助学生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研读新课标,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基础素养;注重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要我学项我要学转变;把“学习数学”转换为“应用数学”;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提高学法指导,加强学生自主参与能力。

讲座的最后,李老师呼吁教师们转变思想,主动研读新课标,体会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外在表现,积极把理论与实践相联系,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让更多学生获益。


本次订单式送教交流活动主要有三方面考量:一是对我们前一阶段演课、研讨活动成果的检验,我们将梳理本次送教交流活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研究成果。二是工作室发挥区域内引领示范作用,在课堂管理,教学设计,实时性评价等方面给参与听评课的教师们提供一些新的思考。三是激励教师们研读课标,深挖教材,站在学生立场重新审视课堂教学活动,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让更多学生受益。

无疑,本次送教交流活动时成功的,但由于时间有限,有些内容展现的不够全面,后期我们也会在这方面下功夫,凝练送教交流的内容,为教师们提供更多实实在在的实操经验和新思考。

编辑:肖亮

摄影:张凡

审核:黄时军

签发:李宏溥

阅读 261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