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的都城——殷墟

 

吉祥如意
创建于2024-04-07
阅读 26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殷墟是商代后期的都城遗址。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于今安阳市西北小屯村一带,史称殷,历经八代十二王,共255年。周灭殷后,曾封商纣王之子武庚于此,后因武庚叛乱被杀,殷民迁走,逐渐沦为废墟,故称殷墟至今。

       殷墟遗迹主要包括城墙基址、大灰沟、道路、夯土建筑基址、地穴和半地穴居住址、灰坑窖穴、水井、祭祀遗存、手工业作坊遗址、王陵区、家族墓地和车马坑等。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因而殷都安阳排在中华古都之首。1961年3月4日,殷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7月13日,殷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殷墟宫殿宗庙基址,为殷墟的主要组成部分,总面积约70万平方米。考古发掘始于上世纪30年代,发现夯土基址80余座,既有宫殿、宗庙、祭坛、防御壕沟,还有作坊、甲骨窖穴、祭祀坑和贵族墓等,并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青铜器、玉器等珍贵文物。据了解,科学发掘90年来,殷墟遗物种类繁多,数量极其可观。其中,已出土甲骨文15万片,陶器数万件,青铜礼器约1500件、青铜兵器约3500件,玉器约2600件,石器6500件以上,骨器3万多件。

        殷墟是中国考古学的发轫地,这里有中国最早成科学体系的文字甲骨文;中国最早的车马坑遗迹;中国最早的女将军妇好的墓葬;世界上已出土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殷墟具有都市、文字、青铜器三大要素,是华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见证。

       这次游览殷墟遗址和殷墟博物馆,最大感受有两点:一是认识到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发展,安阳殷墟被确定为中国最古老的都城,它排在西安城前面,使中国由过去闻名的六大古都变成今天的八大古都,郑州是近年来确定的又一古都;二是殷墟考古发掘的车马坑,是华夏考古发现的畜力车最早的实物标本,由此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车的文明古国之一。还有青铜器代表了中国古代金属铸造的最高成就,是世界青铜铸造文明的杰出代表。甲骨文距今3000多年,它将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其文字体系一脉相承,发展至今,维系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成为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是真正的中华基因。出土展示的各类文物,丰富了商代文明的文化内涵,在很多方面都达到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2024年4月3日河南安阳游记之一)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大门,大门形状由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杨鸿勋先生根据甲骨文象形字“菛”的构形和殷商纹饰设计的。

殷墟博物苑大门,目前博物苑文物已转入新建的殷墟博物馆,大门五个大字是由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所题写。

遗址发掘的司母戊大鼎仿制品。

遗址甲骨碑林

甲骨文石雕

甲骨文“福”字

甲骨碑廊

碑廊甲骨文与汉字对照

上述甲骨文译文

甲骨文

汉字

译文

仿殷墟宫殿建筑

妇好墓石雕

石刻

墓坑,文物存放在博物馆,这些青铜器是仿制品。

殷墟博物馆新馆建筑呈现鼎形,矗立在水中央,古铜色的大门上方是甲骨文字“大邑商”三个字。从平面上看,博物馆酷似甲骨文的“洹”字,取依附洹河之意,象征洹水在孕育商代文明中的重要作用。2020年11月,殷墟博物馆新馆开工奠基。2024年2月26日,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设8个展厅,地上共三层,是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是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之一。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的珍贵文物属于首次亮相。

阅读 26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