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痛的罪魁祸首-肠系膜淋巴结炎

用户12085717
创建于2024-04-06
阅读 33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近期,一名腹痛呕吐患儿来我院儿科就诊,经医生体格检查,未发现患儿腹部有明显包块,超声检查发现患儿腹腔内可见多发的结节声像,考虑腹腔淋巴结肿大,之后超声医学科又接收了多例腹痛呕吐的患儿检查,大部分患儿临床表现均表现为间歇性腹痛,有时候还伴有呕吐,经过我科医生的仔细检查,我们不难发现所有腹痛患儿均在

腹腔内可见多发的肿大的低回声淋巴结声像,可见引起腹痛的罪魁祸首就是它-肠系膜淋巴结炎

肠系膜淋巴结炎主要见于急性感染所导致的肠系膜反应性的增生的病理变化,在临床中,最常见于小儿急性淋巴结炎,主要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最终导致肠系膜反应性的增生。临床表现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有消化道症状,主要是腹痛、腹泻,甚至恶心、呕吐。在化验中可以检测到白细胞增多,如果由病毒引起,可能白细胞是正常的表现。

肠系膜淋巴结炎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呕吐,有时伴有腹泻或便秘。

发热:发病早期即有发热,一般先于腹痛,体温波动在38.0℃~38.5℃。腹痛: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但以右下腹痛多见,部分患者发病之初可为脐周或全腹隐痛或痉挛性疼痛,少数患者呈现剧烈疼痛。腹痛通常在1~4周内减轻、消退,有时可持续长达10周。部分患者可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少数患者可在右下腹摸到结节样肿物,是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可有恶心或呕吐症状。有时伴有腹泻,便秘少见。

查体可发现相应部位压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外周血白细胞可正常或轻度升高,淋巴细胞计数可增高。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为该病首选检查,表现为腹部多发肿大的淋巴结,呈椭圆形或长椭圆形的回声包块。因此家里的儿童当突发腹痛或腹痛伴有呕吐、发热等情况时,需尽快就医行超声检查明确诊断,以免贻误病情。

阅读 33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