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组结对共同教研,助力教育优质均衡

白云区生物教研
创建于04-06
阅读 116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进一步提升我区初中生物学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为我区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助力,白云区教育研究院生物学学科研究决定成立学科中心组成员和部分学校生物学学科组的教研共同体,开展专项教研活动。

活动采用共同体成员集体备课磨课,中心组成员到对应学校上示范课,结对学校科组成员上汇报课,中心组成员听课评课议课等形式开展教研活动,大家共同提高的教科研水平,提升我区初中生物学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

新市、石井学片于2024年3月22日(星期五)与2024年3月29日(星期五)举办新市—石井学片初中生物学学科联片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包含课例展示和评课议课两个主要环节,由广州市白云中学赖敏怡老师执教《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和广州市白云区云雅实验学校吴敏丽老师执教《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一、广州市白云中学赖敏怡老师赴南悦中学执教《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一)课例展示

赖敏怡老师通过一个“小游戏——猜妈妈”的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子女与父母外貌的相似与差异,关注生物的的遗传和变异,并利用生活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俗语对学生进行考察。随后,教师展示实物苹果,组织学生思考并回答苹果的特征,总结性状的概念并展示多张动植物图片,进一步帮助学生完善性状的概念。接着,赖老师组织学生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观察进行性状调查活动,根据调查结果引出相对性状的概念,让学生总结其中的3个要点。通过“练一练”,监测学生掌握相对性状概念的程度。赖老师播放“转基因鼠的实验过程”视频,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活动,组织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总结生物在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之后,教师展示萝卜地上地下部分颜色差异等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最终认同生物许多性状表现了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老师能鼓励学生举出其他例子并借此渗透情感教育。利用“整容美女的后代”的新闻及手臂晒黑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样的性状可以遗传。在课堂的最后,赖老师给学生进行了课外拓展“转基因生物”并对课堂进行了小结。

(二)评课议课

1.赖敏怡老师分享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注重教学方式及学习方式的转变,注意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现就几方面反思如下:

本节课比较抽象,要解决难点和重点问题,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设计中注意将抽象变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将所看所想表达出来。1、以通过“观察三位男明星和其母亲的图片找出母子在长相上的异同”的小游戏引入新课,这样的导入特别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对于“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部分,以学生身边的人为观察对象,这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转基因超级鼠的启示”部分,通过分步骤动态展示转基因超级鼠的产生过程,使教学内容深入浅出。通过提问学生如何利用转基因技术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服务,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教学方式、手段的应用等,努力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爱学、会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不足:限于教学内容较多及设备上的不足等原因,没有能让每一位学生能在课堂上,亲自进行讨论分析,所以在培养学生学科探究能力方面,本课有所欠缺。在课堂中教师还要注意放慢语速,注意语调的起伏。

(二)、评课议课

2.听课老师对赖敏怡老师的课例展开研讨

优点:

1、课堂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教态自然,对学生情切。

2、教师对学情掌控好,师生互动强,控堂能力好。

3、课堂问题设计和课件图片选择得当,与生活紧密相关。

4、教师课前准备充分,与学生的交流沟通顺畅。

5、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6、教学方法、活动策略多元化。

建议:

1、概念性、重点内容没讲透,有不够准确的地方,需再加强。

2、小组合作科学探究可再深入挖掘,并省去一些不必要的环节。

3、课外拓展中转基因视频是作者个人观点,要引导学生学会分辨,不要马上下结论。

4、课堂缺少练习,建议增加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广州市白云区云雅实验中学吴敏丽老师赴新市中学执教《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一)课例展示

吴敏丽老师带领学生分析呼出气体与大气中气体成分变化 ,引出肺的功能——气体交换,导入新课。随后,安排了呼吸小活动,让学生一手放在胸骨处,一手放在肋骨处,感受呼吸。让学生结合自我感受与动画,描述出肋骨、肋间肌、膈肌的运动与胸廓变化的关系,理解呼吸肌与胸廓变化的关系。胸廓的变化导致气压的变化,但气压相关物理知识,学生还未接触,吴敏丽老师通过鸡蛋进瓶的小实验,突破思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气压这一陌生物理概念,并形成肺内气压低于外界气压时,外界气体进入肺的过程性思维。紧接着,吴敏丽老师提出下一个问题,胸廓扩大导致吸气还是吸气导致胸廓扩大?带着这个疑问,学生分组动手自制“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模拟装置,从现象到本质理解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知晓因果关系。最后吴敏丽老师借助板书与PPT进行课堂总结与知识梳理。

(二)评课议课

1.吴敏丽老师分享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这两个部分是有内在关联的统一整体。鉴于此节部分内容学生难以理解,尤其是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前期也和曾老师、周老师进行非常多的交流,故将本节课分为两个课时,第1课时重点讲解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本节课的知识相对抽象,所以前期做了很多准备,生动形象的动画演示,还安排了一些小实验、小活动,帮助学生化抽象为具象,攻克重难点与易错点。虽然最后由于设备原因,准备好的动画无法播放、气球进瓶实验现象不够明显……但对我来説也是一次挑战和新的成长起点。

(二)、评课议课

2.听课老师对吴敏丽老师的课例展开研讨

广州市骨干教师特邀指导专家周建湘老师点评

从教材内容来看,生物七年级下册的内容比较抽象、比较难理解。从学情来看,学生处于一个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一个发展过程。为此,吴老师准备了非常丰富的动图,这些具象的动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虽然由于设备原因,最终没有呈现,但这是帮助学生建立抽象概念很直观的方法。

吴老师的课,逻辑非常清晰,首先是鸡蛋入瓶小实验,然后感受呼吸肌与胸廓变大变小的关系,引出胸廓大小与肺的呼吸,这是一个逻辑层层递进的关系。一步步从结构到功能,从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到分析到事物的本质原理,从具象的现象剖析到抽象的概念。

周建湘老师对实验操作提出两点小建议:

1、对于“胸廓扩大导致吸气还是吸气导致胸廓扩大”这一点,建议把这抽象的概念停留在具象的现象即可。学生还没有到相应年龄,也没有相应物理基础,比较难理解,所以不强求。建议进行呼吸体验的时候,强调现象!吸气,用力吸,强调用力!所以肌肉收缩;呼气,放松,肌肉舒张。然后再让学生去感觉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的变化,这样两个逻辑就非常清楚。

2、这堂课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制作模型,非常好的落实了新课标要求的实践,这一点是很棒的,但是模型制作中,为了提高效率,可以用皮筋代替胶带,矿泉水瓶选择有环状花纹的,剪水瓶的时候注意安全教育以及切口要剪平整,否则气球膜容易破……

3、本节课是异地教学,对学生不太熟悉,如果是自己的学生,纪律可控的情况下,可以寓教于乐,抛出一个问题“你怎么动瓶子和膈,能让里边的小气球鼓起来和瘪下去?”。学生自己捏一捏,动一动就会知道,捏瓶子(胸廓缩小),气球瘪下去;膈肌的上升和下降,会让气球瘪下去和鼓起来。这是学生从表象到实质的自我发现过程。

白云区教育研究院生物学科教研员曾剑波老师点评

总的来説这是一节“新的课”。第一个“新”是新的背景,虽然是旧教材,但是是新课标,理念要跟上,思想要转变。第二个“新”是新学生、新学校、新场地,这是一节异地教学课,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付出一些东西,也会收获一些东西。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非常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学生在课堂上深度体验。初体验胸廓变化与呼吸变化的关系;再跨学科体验鸡蛋入瓶实验,感受气流的运动;继续体验模型制作,培养科学思维、建模思维。整体来看,学科素养,基本落实。

教学设计很精彩,但最终效果有待加强,如果再上一次这节课,我们应该怎么上?哪些环节可以加强、可以做出调整?

1、鸡蛋入瓶实验,效果不明显,我们可以追求“极端”,鸡蛋只比瓶口大一点,效果就会立竿见影。

2、活动过程要体现“教学评”一体,既然有分组、有合作、有探究,那就应该有评价,通过评价来反馈实验活动效果和实验过程。

3、建议学生将作品带走,将课堂延续,课外继续学习。

4、跨学科不复杂,利用A得出B,解决生物课上学生当下的困境即可。不需要对A过度展开,从而偏离生物课堂。

听课老师对吴敏丽老师的课例展开研讨

优点:

1、活动丰富,形式多样,有演示、有动手、有分组,学生积极性高。

2、新概念讲解清晰,为学习呼吸运用原理奠定基础。

3、教学设计合理清晰,逻辑严密。

4、教师的语言能力较强、教态自然,能很好的呈现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5、区别于课本的玻璃瓶,能够改善实验设计,使用塑料瓶,体现胸廓的改变,更能体现教学内容。

建议:

1、学生分组制作实验装置时间过长,课堂时间分配需再调整。

2、板书肺时,强调“肺”的书写。

3、面对突发情况,准备好预案。例如气球入瓶效果不明显的情况,可使用备用视频。

本次教研效果良好,研讨氛围热烈,特别要感谢赖敏怡老师和吴敏丽老师的精心准备和无私分享,也要感谢所有参与教研的老师们,正是你们的热情参与和积极反馈,使得我们的教研活动能够取得显著的成效,也为我们的教研活动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展望未来,白云区将继续深化教研共同体的建设,通过更多的专项教研活动,推动我区初中生物学教学的持续发展和进步。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白云区的生物学教学质量一定能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编辑|广州市白云区梓元岗中学冯嘉老师、广州市白云区云雅实验学校李蝴琴老师

审核|白云区教育研究院生物学科教研员曾剑波老师

阅读 116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