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清明

may
创建于04-06
阅读 107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清明节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所以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有祭祖、戴柳、踏青、吃青团等习俗。

       暖风和煦,气爽风柔,细柳如丝,烟雨如织,繁花似锦,绚烂至极,莺歌婉转,燕语呢喃,万物尽被明媚与可爱环抱。

  “青团满面笑,香气飘洒花开处。”青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食品,也是江南一带的特色小吃。为了尝到这道美食,本次清明假期,同学们在家长的陪同下亲自尝试做青团。同学们兴致勃勃,拿上口袋,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去挑选嫩绿的青明草或者艾草。

同学们把从田里地间摘回来的清明草需要仔细得清理杂物,揉洗干净,放锅里焯水,让其更加青绿,并散发出阵阵清香。

同学们把焯水后的清明草搅碎,拌进糯米粉里,揉成绿色的面团

同学们准备好丰富的馅料:肉馅儿的,豆沙的,咸蛋黄的……,紧接着就是包青团了,同学们用稚嫩的手法不够熟练的把馅料掐进面团里,一个个绿白绿白的小青团就做起来啦。(也不知道这些面团吃了多少苦,才成形的😆)

包青团是门技术活儿,同学们收获了不少乐趣,还有最后一步呢,蒸青团,蒸好后,一个个碧绿光滑的团子跃然桌上,小小的糯米团子造型非常精致,外形圆润,无比可爱,散发出清新的绿色与绵软的形态让人感到特别温馨。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制作出了专属于自己的青团,每一道工序里都包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匠心独运,别具一格!这一个个象征美好寓意的小团子,像温润的碧玉,像勃发的青草,更像春天里同学们一张张蓬勃生机的笑脸。

       吃青团,又叫尝春,意为品尝春天的味道,吃过青团才算不负春光。蒸熟后的青团色如翡翠,一口咬下去甜而不腻、清香绵长,从色彩到口感都充满着春天的气息。

         苏霍姆林斯基说: “通过劳动,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这一场春天的青团,让我们在劳动中感知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阅读 107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