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班主任累吗?这个问题几乎是不需要回答的。一名老师一旦被任命为班主任,便不会有轻松的打算,除非他根本就没想做好。
做班主任累是全方位的。班级里大事小事,事无巨细,要一把抓。学生管理、学校活动、家长沟通,不仅身累,更重要的是“心累”。班主任怎样从繁重的工作中寻找一条自我的捷径来摆脱累呢?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要在工作中学会“偷懒”,做一个有智慧的班主任。
想“懒”先得“勤”:规范开头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班级管理中也是如此:开学初的管理尤为重要。管得好,班级易走上正轨,反之就会留下长期“隐患”。
所以,开学初班主任要“勤”一点,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提出具体的规范要求,并注意跟进。这个跟进也要注意技巧,不要事事跟,时时跟。班主任提出规范要求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自觉遵守,而不是被动执行。试想一个班主任天天亲临一线去督促纪律,去检查卫生,这表面看上去计是班主任不辞辛劳,实际上学生的自觉性被磨灭了,依赖性倒培养了。所以,“勤”在遥控,偶尔现身。不抓则已,抓则必“狠”。
当然,班主任工作不能只停留在“手段”上,而是要做到学生心里,要师生达成共识。到时候即使你不说什么,一个眼神他们就“心领神会”。
想“懒”还得教:培养帮手
班主任的身份就是一个“智慧”的合作者,班内所有的人都是班主任管班的助手。问题跟踪收发那是学习委员的事,两操出勤、路队带队及纪律维持那是路队长的事,课间纪律管理那是纪律委的事,教室内外卫生督查那是卫生委员的事,各科作业的收发及布置那是科代表的事,作业完成情况记录那是各组组长的事,而班级情况的总结那是班长的事。学生能做的学生做,组长不做;组长能做的组长做,班长不做;班长能做的班长做,班主任不做。班长不会做的班主任指导做,学生和班长都不能做的班主任才做。充分发挥民主,放手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锻炼的机会。只要有事情,就会有干部专管,总之,事事有人做,事事有人管、人人都奉献,个个有舞台。因此,班主任的常规班级管理任务其实只有一个——设计一个有本班特色的班委会,培训一群能办事的帮手。
想“懒”就得“放”:宽容理解
“放”就是放手、放心。
放手——如果说开学初的学生养成教育应该把学生看成幼儿的话,之后就应该把学生看成是成人,相信他们,放手让他们大胆去做。把问题摆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出主意、想办法,既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达到了理解、执行班主任意图的目的。
放心——对自己放心,用宽容的心对待自己。一个班级几十号人,一点问题不出是不可能的。学习成绩会时而起伏,纪律、卫生、活动、学生心理等等会时而出现问题。不要时时处处提心吊胆,担心这,担心那的。做班主任一定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多一分责任心,少一分名利心。
要树立积极、阳光的心态,从容应对每一天,愉快工作,快乐生活!问题不可避免,关键是出了问题,我们该怎样去对待、去解决。这时的我会带着平和的心态,积极行动,按章办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对自己也少了一份苛求。
对学生放心,用宽容的心对待学生。将心比心,谁都不愿别人老揪着自己的过失、错误不放,更何况是作为弱者的学生呢!对犯错的学生,尤其是那些常犯错误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改过的机会,用心引导,逐步减少犯错的次数,学生会觉得这样的老师很有人情味,会自觉自愿地改正自己的错误。对学生放宽心,对自己放宽心,身心皆轻松,何乐而不为。
想“懒”得“求助”:家校合一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地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除了班干部的帮助,还要寻求家长的配合,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为自己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