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数学《统计案例》的课堂导入策略研究”课题研究课(8)——9.3统计案例

辰瑜
创建于04-06
阅读 22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课题组成员孙艺丹师就《总体取值规律的估计  第1课时》于2023年11月14日在高二(5)班进行研究课展示。

一、备课与上课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通过具体的统计案例,介绍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同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统计的全过程。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和实践活动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统计的概念和方法,再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用思维导图复习之前学过的统计知识,让学生通过回顾知识做好上课准备。

新课讲解:通过案例分析介绍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实践活动:设计合适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统计的全过程。例如,可以让学生调查本班同学的身高、体重等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统计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和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同时,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二、评课与研讨:

       统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增加更多的实践环节。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或数据收集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统计的过程和方法。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统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教学方法多样:教师采用了讲解、演示、讨论、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统计知识。特别是课堂导入阶段,教师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回顾,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力,为课堂实施做好知识准备。

3. 学生参与度高:教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本堂课仍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例如,在讲解统计方法时可以采用更直观的方式,如使用图表或动画来展示统计过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方法的应用和原理。

       通过课堂的评价和课后研讨,我们可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技术手段,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阅读 22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