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衔接 助力成长 

《天津市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指导手册》

陶行知大爱教育
创建于04-05
阅读 24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行动,坚决克服和纠正小学化倾向,小学起始年级必须按国家课程标准坚持零起点教学”的要求,落实《市教委关于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市教委关于实施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教育的指导意见》精神,在市教委领导下,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编写了《天津市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指导手册》(以下简《手册》)。


幼儿园篇

1.如何培养幼儿的专注性?

(1)发现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中形成专注品质。

(2)创设游戏的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专注的品质。在班级内创设阅读区、建构区、益智区、美工区等区城游戏,鼓励幼儿参与到他们喜欢的游戏活动中,幼儿在专注地游戏时,尽量不去打批他们。

(3)让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任务,引导其专注、安静地做事情。

(4)教师及时表扬和鼓励活动中专心做事的幼儿。

2.如何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和计划性?

(1)结合日常生活,感知时间概念

感受一日生活安排的稳定性。大班开始,可以将一日作息时间安排张贴在班内,教师可以提醒幼儿每一时间段要做的事。感受时间的推移变化。教师与幼儿一起将熟悉的节日和重要的活动标注在日历上,每当这些节日或活动来临前夕,采用倒计时的方式关注时间的推移。

(2)提高幼儿的时间感知能力,增强珍惜时问的意识。如通过故事、情境表演等方法让幼儿感受到时间的特点(时间是有规律的、永不停止、不可逆转的),通过沙漏、钟、计时器等方式让幼儿感受做某件事所需时间的长短,如喝水、收拾玩具、整理书包等,让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某些特定任务等。

(3)逐步培养幼儿形成“十分钟有多长”的时间概念,并会合理安排这段时间,比如上周所、喝水,在老师带领下到操场自主活动等。

(4)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让幼儿学习认识钟表、日历。

(5)鼓励幼儿规划一次活动、一天活动、一周活动。如,让幼儿设计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假期的一天生活等,鼓励幼儿通过执行反思计划的优婷与不足,进一步调整计划。

3.围绕幼小衔接,幼儿园与家长、社区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1)开展宣传活动。

面向家长和社区开展丰富、有效的宣传活动。宣传可采用家长会网络媒体、家长沙龙、家长手册等形式进行,有针对性地设立“升小学前要不要学习拼音”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怎样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怎样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等多个主题

(2)开展入学前暑期生活的研讨活动。引导家长合理安排幼儿入学前两个月的暑假生活,在家庭中巩固已经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

(3)邀请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家长走进幼儿园,利用家长会的机会向幼儿园大班的家长介绍自己帮助孩子从幼儿园科学、平稳地过渡到小学的经验

4.围绕幼小衔接,幼儿园与小学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1)邀请小学校长或教师来幼儿园为家长和教师讲座。讲座应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以“小学校长眼中的小学生”如何为孩子做好入学准备”等主题开展,并设答疑环节,解答教师、家长的困惑问题

(2)通过观摩、研讨、讲座等形式,与小学教师围绕以下问题开展交流:

※幼儿园与小学生活的差异

※幼儿与小学生学习特点的差异。

※小学生的一些基本行为习惯要求(如坐姿、握笔姿势、用眼卫生等)。

※幼儿园与小学在对儿童的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及评价维度的差异。

※小学对幼儿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建议及成效反馈等。

(3)在不影响小学生学业的前提下,邀请小学生来幼儿园开展访谈活动,请他们为大班幼儿讲一讲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故事,解答幼儿对小学的疑惑问题等。


小学篇

1.学校的教育方式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

(1)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小学的教育内容以综合课程为主,开设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外语、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突出了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方法体系的学习与培养。

(2)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小学教育以班级授课为主,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综合运用讲授、讨论、演示、实验、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

2.困绕幼小衔接工作,家长学校可开展哪些活动?

为了帮助家长理解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帮助家长树立幼小衔接科学的教育理念,家长学校可开展如下活动:

(1)系列专题讲座。家长学校可聘请教育专家或优秀教师为家长做“如何让新生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等专题讲座

(2)优秀案例分享。家长学校可通过多种方式介绍典型优秀案例,推介成功经验与做法

(3)召开家长座谈会或开展咨询活动。既能倾听家长的心声满足特殊幼儿的个性化需求,又指导家长在教育方法、教育认识、教育态度等方面正确对待这一时期的新生,充分发挥家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3.教师怎样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沟通?

家长的生活背景、文化水平、个人修养等各不相同。教师面对不同层次的家长应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

(1)对于知识型的家长,教师可以客观地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情况,适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2)对于濁爱型的家长,教师首先要肯定孩子的长处,然后委婉地向家长反映学生存在的问题,使这类家长能客观地了解孩子的情况,接受老师的建议。

(3)对于放任型的家长,教师要多强调家长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引导他们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孩子,并及时将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反馈给家长,激发他们教育孩子的责任心。其实无论与何种类型的家长沟通,最重要的还是要以诚待人,将心比心,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4.如何让家长感受到你是一个认真负责、师德高尚的教师?

(1)教师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爱岗敬业,关心呵护每学生,公平公正,一视同仁。

(2)在适应期阶段,教师要主动地向家长反馈每个新生的在校表现

(3)及时表扬每个新生的点滴进步和良好表现。

(4)对家长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对家长要尽力满足提出的合理性要求。

(5)不计较个人得失,不收受家长的礼物。


家庭篇

1.如何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由于孩子年龄小而且活泼好动,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需要家长在孩子入学前教会他们一些必要的安全常识。

(1)路上的安全

对刚上学的孩子,家长要亲自或指定专人接送,让孩子熟悉上学放学的路线,记住关键的地点、路标等提前给孩子讲解一些安全常识,如:遵守交通规则,在过马路时注意看信号灯,走人行横道线,不要在马路上婷戏、追跑放学后不要跟陌生人走,如有意外要找警察寻求帮助等。

(2)校园内的安全。

提醒孩子不能和同学在操场上做危险游戏,在使用校园内大型体育器械时注意安全,不做危险动作,在走廊里不要和同学互相追逐打闹,上下楼梯或是在走廊转角处必须靠右走,以免和同学发生碰撞造成伤害。

(3)教室里的安全。

提醒孩子下课时不要在课桌之间的狭窄通道上玩游戏或追打,以免排倒或撞到桌角,不要把尖锐的小刀或者削尖的铅笔等当作玩具玩要,避免伤害到自己或他人。

(4)注意食品安全。

家长要教育我子不能随便在路边或者商店购买小食品,不吃小摊上的食物,学会认识包装袋上的标识,如: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告诉孩子不能吃过期或标识不明的食品等。

(5)对身体隐私的保护。

增强孩子对自己身体隐私的保护意识,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性教育。可利用绘本、视频等形式,让孩子了解“背心和内裤覆盖的地方”是自己身体的隐私部位,不允许他人触碰,如果有人触碰,要立即告诉家长或老师。

(6)学会应对欺凌。

校园欺凌意外发生时,如果漠视不管或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和生活健康,应引起成人的重视,进行必要的干预和引导。家长首先要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能欺负任何人,一旦被别人欺负要告诉家长或向相信的人求助。同时,要教会孩子一些应对欺凌的方法,如:当被欺凌而感到愤怒时,可以大声喊出来,告诉对方:“不允许你这样”,如果对方不停止攻击,就要寻求成人的帮助。

2. 如何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孩子在入小学前掌握一些劳动技能,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对其入学后独立学习、生活有很大帮助。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包括以下内容:

(1)能有序地整理自己的物品和玩具。

(2)能将用过的物品及时归位,保持整洁。

(3)能独立处理好用餐、漱洗、喝水、排泄等事情。

(4)能较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和活动内容。

(5)能帮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我们对您的建议是

(1)给孩子创造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

孩子们都有独立的愿望,当孩子第一次表达“我想自己做的愿望时,家长要及时给予鼓励,给孩子提供自己做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父母对自已的支持和鼓励。长此以往,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信心就会得到增强,即使在做事过程中遇到困难也不会退缩

(2)让孩子在实践体验中学会方法,提高能力。

孩子自理能力要在生活情境和实践体验中培养,家长要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有利时机,鼓励孩子进行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即使看到孩子一些错误的做法也不要一味地指责,应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孩子掌握正确的方法,逐步提高能力。

3.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专注力是影响孩子学习的重要能力,专注力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和对知识的吸收。

(1)营造有利于培养专注力的家庭学习环境。

家长要排除各种可能分散孩子注意力的因素,营造安静、简朴的学习环境。孩子的书桌上只放书本、文具等相应的学习用品,不可摆放玩具、食品。文具造型、功能要简单,避免孩子当玩具玩儿。当孩子安静地玩儿游戏或阅读的时候,成人尽量减少走动,不要大声播放电视、大声说话、大声接打电话等。

(2)鼓励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布置一项小任务,如:收拾玩具柜或完成一个小制作。如果孩子能够专心、按时完成,家长要给予鼓励。如果孩子没有按时完成,要帮助他找出拖的原因,鼓励孩子分析是哪里出了问题。家长也要反思给孩子布置的任务是不是超出了他的能力。即使是孩子能力范围内的也应该允许孩子做不好。只要有时心,多鼓励,孩子一定会越做越好。

(3)通过活动和游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家长可以通过阅读、绘画、棋类游戏、拼插游戏等孩子感兴趣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活动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4.家长是否需要给孩子布置课外作业或者报课外班?

布置课外作业、报课外班是很多新生家长关注的问题。一年级学生的成长关键在于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习惯的养成。一年级孩子的心智尚且处于不完善阶段,过多的作业或者过重的负担很可能会适得其反,使孩子产生一种厌学的情绪,同时孩子会认为课堂上的知识已经学会,而在上课时不认真听讲,因此我们的建议是

(1)陪伴孩子阅读,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2)陪伴孩子运动,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

(3)指导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培养孩子生活能力。

(4)带孩子走进大自然,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5.家长如何对待孩子们之间的小摩擦?

孩子入学后,与其他同伴在一起学习和活动,难免会发生磕磕碰碰,家长应该理性对待孩子之间的小摩擦。

(1)与孩子沟通。时心倾听孩子的诉说,指导他们尝试用协商、交换、合作等方式解决问题。

(2)与老师通。向者师了解情况后应先教育自己的孩子。

(3)与对方孩子的家长沟通。双方达成教育孩子的共识,帮助孩子化解矛盾,使其和谱相处。处理孩子之间小摩擦的原则是尽量让孩子自已解决。家长要充分信任孩子之间的友谊,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处理矛盾,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

5.家长如何与老师沟通?

孩子入学后,家长和老师的沟通逐渐增多,如何有效地与老师沟通,是家长思考最多的问题。

(1)当老师主动找到家长反映孩子和间题时,家长既不能当众责骂孩子,也不要在孩子面前指责老师,要客观分析孩子的问题,与老师共同协商,找到教育孩子的方法。

(2)当孩子回家“学舌”时,家长要保持冷静,要及时与老师和学校沟通。切勿在没有清楚了解情况时,对学校、老师、其他家长和同学妄加指责。这样会使孩子在学校的关注点产生偏移,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3)家长要尊重老师的专业与经验,肯定老师的心血及付出。在孩子面前树立老师的威信,这样才能让孩子“亲其师,信其道”。

(4)家长要了解与信任老师。了解老师的教育理念与方法,信任老师的爱心及为人。

阅读 24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