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初一24班梁伊诺
 指导教师:郭靖

用户15339718
创建于04-05
阅读 45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清风化春雨,文字寄相思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其名称来由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重耳为了纪念介子推,下令将其忌日定为寒食节,而后清明节便吸收了寒食节禁火冷食、上坟扫墓的习俗,逐渐演变成一个重要的中国传统节日

在清明时节,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气候转暖,是人们踏青郊游的好时候。因此,除了祭祀祖先外,清明节还有踏青、插柳等一系列活动。这些习俗既体现了人们对先人的缅怀之情,又承载了春日萌动的生机和希望。清明节人们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先辈的历史和文化传承,感悟人生的价值,弘扬正能量。

               当天祭祀不得穿的鲜艳

     清明节是祭祀之时,衣着应保持肃穆清淡。过于鲜亮的色彩如黑灰色调是禁忌,不仅是对祖先的不敬,也会带来不良运势。闪亮的配饰也不宜出现在朴素、简单的衣服上。

 插柳

插柳是一种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踏青

踏青,是指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踏青习俗由来已久。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阅读 45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